以公益之名,行公益之事,让爱带来光明。
2014—2019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光明列车”已连续行驶六年; 山东济南往返青海、山东革命老区、陕西、新疆,总行程达6万余公里; 累计圆满完成近千例白内障手术、手足畸形手术、脑瘫手术; 无偿捐赠价值几十万元的医疗、教育等物资; 六年间,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积极响应国家援疆、援青号召以及精准健康扶贫政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将齐鲁儿女的深情厚谊传递给了青海人民、山东革命老区人民、陕北人民以及新疆维吾尔族同胞们,以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光明赞歌,在中国版图上绘制出了一条条爱的轨迹。 勇担社会责任,爱心传遍万里 2014年7月18日,“青海光明行 手足情”大型公益活动正式启动,也标志着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光明列车”正式开启,自此连续六年医院先后开展了2015“光明行 手足情—山东抗战老区公益健康行”、2016“喀什光明行”、2017“光明行 手足情—山大二院对口帮扶陕西子洲健康扶贫行动”, 2017年,山东省援疆工作指挥部、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三方就喀什光明行活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启了三年“山东省对口支援喀什地区光明行”为600余名白内障患者带去光明。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光明行 手足情”足迹遍布边疆地区、革命老区以及贫困边远地区,我们将光明与健康惠及当地百姓,将温暖与爱心洒遍每个角落。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光明行”始终践行诺言与使命,一直传递爱与责任。每到一处,患者家属的广泛称赞,政府部门的高度认可,让我们为之感动,为之自豪。同时,开展“光明行 手足情”活动也为援疆、援青以及精准健康扶贫工作贡献了自身的一份力量。六年的时间,山大二院“光明行”系列公益活动得到了大众日报、健康报、山东卫视《山东新闻联播》、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等国内主流新闻媒体的积极关注和报道,全方位、立体式的诠释爱、播撒爱、传递爱。每次“光明行 手足情”系列公益活动,大众网均设立专题版块,全程记者团队随行,活动结束后,相关图片通过影展、专题网站等形式进行展出。极大提升了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以公益之名,行公益之事 在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山东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指导,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党委的高度重视下,“光明行”系列公益活动提前数月开始筹备,多次沟通讨论,制定详细活动方案,并给予了资金支持,专款专用。回顾历届“光明行 手足情”活动的新闻发布会,医院党委书记、院长亲自出席参加,医院党委副书记孔令华亲自带队开展活动,党委宣传统战部全力统筹宣传工作。作为“光明行”活动的大后方,医院时时掌握活动动态以及存在的困难,时刻提供坚实的后盾和支撑。 “光明行 手足情”专家团队均由临床科室主任亲自挂帅,带领科室骨干参加,把精英人才和先进技术带到受援地。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山东大学眼科中心)主任、被誉为“除障神手”的山东省著名白内障专家张晗教授,医院手外科/足踝外科(山东大学足踝中心)主任、山东省著名足踝专家胡勇教授,医务部副主任、儿外科专家王若义身先士卒,积极投身于“光明行 手足情”活动。他们秉承“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的从医理念,将健康与温暖送到百姓身边。 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光明行”系列公益活动全部采用进口晶体耗材,手术所需超声乳化机器、显微镜、快速消毒锅等设备和耗材也由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统一统筹打包空运至受援地区。此外,为确保手术顺利开展,“光明行 手足情”医疗队先遣组提前抵达受援地,对初筛患者进行二次筛查,最终确定符合手术患者人选,并确认每位患者人工晶体度数。同时,先遣组对手术所需医疗设备进行统一安装调试,做好术前准备工作,并为当地医院医生开展相关仪器操作、围术期注意事项等方面的培训。 心在明德,技求至善。“光明行 手足情”活动常常辗转上千公里,在革命老区,专家团队早上天还蒙蒙亮便出发,手术一直持续到晚上7、8点,回到住处已经10点多了;在新疆喀什,王若义带领专家团队利用一上午时间,完成52名脑瘫患者的筛查,刚下手术台,看着手术室外等候治疗的孩子,王若义来不及休息便又开始继续检查。虽然辛苦、劳累,但“只要患者满意一切都值得”。 公益接力,让爱带来光明 从青海到新疆再到陕西等地,每位恢复健康的患者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表情。大爱行为早已深入人心,当地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纷纷点赞。 在青海,一位刚从手术台上走下来的少数民族大妈听不懂普通话,借助当地护士的翻译,她说,自己感觉“好得很”,手术不算疼,时间也不长,非常感谢山东来的专家;13岁的赵以强是青海海东市引胜乡的一名学生,也是2014年“青海光明行”活动中百名受益者中年龄最小的患者,从出生开始,他看东西就像隔着一层纱布。赵以强家住在引胜乡赵家湾,到市医院来回一趟要坐四个多小时的汽车。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眼科主任张晗得知情况后,带上眼科设备和两名医护人员上门检查,救护车在坑洼泥泞的乡间公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抵达目的地。经过检查,赵以强右眼的白内障已经很严重,而且在晶体的中心部位,对视力影响很大,需要尽快手术。当晚,赵以强就被接到了海东市人民医院,第二天顺利接受了手术,从进手术室到包扎完成,一台手术的时间不到10分钟。 在山东抗战老区“中华抗日第一村”临沂市莒南县板泉镇渊子崖村,91岁高龄的抗战老人林庆玉在抗日战争期间双手被重度烧伤,手指已经变形,再也无法伸直了。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的视力也开始变差。了解到林庆玉老人的情况,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领导和专家特意赶到老人家中看望,赠送了轮椅,经过细致检查,确认老人双眼患有白内障。但因老人没有进行心电图、血常规等项目检查,同时考虑老人年龄较大,不宜乘车长途颠簸劳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领导、专家与莒南县人民医院进行积极沟通,在莒南县人民医院成功为老人实施了白内障和手足畸形手术。“真的非常感谢山大二院、莒南县人民医院和两位专家,让我父亲在这么大年纪的时候,还能实现看清楚的愿望,避免截肢的危险。”老人的三女儿林素玲激动地说。 在喀什,73岁高龄的吐尔孙·艾力没有子女和亲人,双眼因为患有白内障,几乎已经失去视力,当张晗给老人摘下纱布的时候,坐在床边的老人突然蹦了起来,一把抱住医生,眼含热泪的说道:“看清了,看清了,真的看清了”;另外,67岁的阿布都·日西提患白内障很多年,经过一系列严格术前检查后,老人成功接受了手术。为了表达感谢,老人特意嘱咐儿子连夜做了一面锦旗送给了张晗;在疏勒县人民医院,只有10岁的孩子图拉普·阿西木在8个月大的时候被查出患有脑瘫,6岁时才可以走路,经过医疗队近两个小时的治疗后手术成功,病房里的图拉普·阿西木举起小手比划着“V”字,父母亲连连竖起大拇指称赞山东专家。 在陕西,77岁的王奶奶是一名拇外翻患者。由于拇外翻影响,王奶奶日常生活中难以“着地”,只能靠着拐杖艰难地行走,着实让她苦不堪言。听说山大二院专家要来做手术,王奶奶马上报了名。山大二院专家到达子洲后,立即给王奶奶进行了术前全面检查,并安排手术。经过半个小时的努力,胡勇及专家组成员李正勋成功为王奶奶实施了右脚的拇外翻手术。“我真是太幸运了,这把年纪能让山东的大专家做手术,之前真是不敢想,感谢山东专家,感谢胡主任。”77岁的王奶奶高兴地说道。 公益之路永不停歇,“光明行 手足情”活动将作为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关注民生健康、实施精准扶贫的一项公益活动长期坚持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