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研究

医院文化和品牌建设的华西实践

时间:2019-05-03  来源:  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廖志林

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是硬件吗?以前我们在写医院介绍的时候,我们非常炫耀我们医院有多少亩,有多少设备,在当今中国崛起了,比这个当今不是核心竞争力。

是软件吗?现在是一个共享的时代,人才也容易被共享,多点职业,今天是你的人才,明天可能就是你竞争对手的人才,这种竞争力不再唯你所拥有。技术的保鲜期和独占期不再唯你们家医院所独有。

是服务吗?优质的医疗服务能不能成为核心竞争力,这是最容易做到的。能形成核心竞争力的就是别人不可复制的,唯你们家所独有的东西。


品牌依然具备了核心竞争力的品相,我们又发现有些医院打了几十年的广告还是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为什么?那就一定要有价值观和文化为根本的医院品牌,才是你们家核心竞争力,协和的人走出来有协和的样子,三流的医院拼硬件,二流的医院拼软件,一流的医院拼品牌,超一流的医院拼历史。


以文化和价值观为根本的医院品牌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它长成什么样子呢?全天下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我理解的医院品牌是医院员工在没有获得高薪许诺的前提下,愿意成为其中的一员,并以此为自豪。我现在在华西医院工作,多年以后我的儿子,或者我的孙子没有机会在华西医院工作,我一定有机会在这儿工作,但他和他的小伙伴从我医院路过的时候,会很自豪的说我爷爷曾经是这里的医生,我的哪一辈祖先曾经在这里,他满满的自豪形成医院的品牌。第二医院客户历经艰难也想获得他的服务,并以此为满足,还有客户除了医疗,除了病人以外,还有我们的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那些合作伙伴,药品供应商、器械供应商,他们以能够和我们这样的团队合作感到自豪,这说明什么?我们品牌的附加值,他已经可以福利和辐射到我们的合作伙伴。第三假设这一家医院有一天灭了,曾经在这里工作过、学习过甚至进修过的人,会自动聚集起来扛起这家医院的旗帜继续前进,这样的案例有吗?有的,汶川地震中前线的医院有些灭了,但是有党支部在,有党旗在,这里的人会自动聚集起来,由我们再搭建。所以这里扛起大旗继续前进,并以此为使命。讲完这几个理解以后,我对医院品牌的定义就是所谓医院品牌,就是医院内聚力、公信力和扩张里为支撑的文化软实力,这就是我们医院的核心竞争力,一旦形成这种核心竞争力,是别人无法复制模仿的,一直在追赶从未被超越,这就是你的核心竞争力。


以价值观和文化为底蕴的品牌是核心竞争力,什么是文化?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把我们的道传到人当中,让他这样的人变成我们这样的人,以树为例,文化是根,体制机制是树干,单位和人的成长是树冠果实枝叶,我们医院成长就是吸收大地营养,通过有效的管理体制机制,促进我们树大叶茂根深。同时文化还是道,道就是营养,什么叫道?道是可道非长道,大道是国家、民族对我们的要求,小道是前人对后人的遗嘱,是家风、是文化,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人格,而单位企业的文化就是集体人格,走进这个团队他就要做出这个样子,我才配得上这家医院,这就是以人化人。

复习一下华西从1892年到2019年已经走过了127年的历史,名称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但我们有一脉相承不变的祖训,就是我们历届前辈当时对员工的告诫,以及对我们后人的告诫,最早1910年让中国西部青年不出国就能够学习世界显见的知识,以促进天国的发展,1927年教授高深学问、养成高尚品德、增进人类幸福,到了1938年是创造将来文化,复兴中华民族,同志们,复兴中华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历朝历代的知识分子对自己内心的要求,因为我们是读书人,我们懂道。现在我们讲厚德精业、求实创新,让中国西部群众就近可以获得和东部发达地区同样高水平的医疗服务,今天的华西医院不仅自己在成都做的最多,而且要辐射到西部各个地区。大家看了这些以后,我们发现华西的文化核心元素不是技术,而是德,为什么要强调德呢?为什么我们在德方面可以把它作为我们一个独立的核心元素呢?我们地处西部,天然有缺陷,我们和北上广有天然的差距,有些差距是永远无法弥补的,和北京的同道相比差的是离故宫的深度,和上海的通道相比差的是世界宽度,和广东的同道比我们差的是人民币的厚度,三个维度的差距所以决定华西要找一样没有差距的地方和他们PK,什么没有差距?德,德可以没有差距,所以华西的文化是胸怀己任的家国情怀、悲天悯人的平民情感、休休有容的君子气度、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什么是家国情怀呢?就是把国家的责任扛在肩上,现在华西已经建立起了世界上唯一一家非军方的医疗救援队。第二悲天悯人的平民情感,我们服务的老百姓不是达官显贵,如果你的服务对象脱贫了人民就成了无水之源,我们根植于人民,我们在人民当中接地气,医疗为人民服务,所以悲天悯人的平民情感,把人民的利益顶在头上。第三休休有容的君子气度,我们是一家大学,大学就要有君子气度,要有大学精神,所以要把大学的精神铭刻在骨头上,同道才在滚滚红尘中多敬你一分。最后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只有不断地创新,把创新的口号落实在行动上,可能才在百舸争流中多领先你的同道一寸,这就是华西精神的读解。

华西精神关键是要落地,要笃行,学的最后阶段是知行合一,是实践,是落实。我们整个过程之中,我们在传道布道的过程中,大道之行是要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小道之化是要单位发展、个人幸福,什么是爱国?爱国就是爱老婆、爱孩子、爱父母、爱你的同事、爱你的单位、爱你的科室,然后爱你的家乡,这就已经很爱国了,所以幸福是努力奋斗的过程,幸福不会从天降,社会主义等不来,因为人在生活中、心在生活外,幸福向心而生。怎么让我们内部的顾客感受到我们的文化?怎么让我们的外部顾客,让社会感受到你说的文化是真的而不是假的,这就涉及到我过去干了25年的医院传播工作,我是1991年大学毕业到华西医院,一直从事医院的宣传,一直到去年才转任统战部长。当今新媒体时代我们可以有很多的信息,华西在新媒体是怎么传播的?华西实践是用好新媒体、发现正能量、传播正能量、激发正能量,文以载道、以文化人,为什么这么重视呢?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在宣传里面,2009年的时候我开始玩微博,今天我也是华西中国医疗界比较有影响的微博大V,在微信圈里面我有几千的粉丝,2012年就把华西玩微博的人构建起来举办微博矩阵,今天华西辟谣小分队250万的粉丝,2015年我们创建了创客联盟,2016年华西微家上市,微信企业号,2017年的时候,我们又下载了直播,这是什么?这是创新精神,我们单个的,比如微博,2012年的时候,华西医院三四千人玩微博,加在一起还没有协和医院一个医生的粉丝多,我把华西医院的团结起来干一件事,就形成了微博矩阵,这是我2012年明确提出来的,当年我们是成立了微博协会,每年有八万元的经费给我使用。有了这样一些东西,我们就用微博来发布华西信息,传播华西文化,树立华西标杆,建设华西品牌。用微信做什么呢?做医学的科普,做服务的推送,然后用文化是引领,互动是情怀,然后团结更多的病患,组织我们的客户把他们培养成华西医院的铁丝、钢丝、骨灰级的粉丝,就是要缔造身在华西是名气,死在华西是福气的这种刻骨铭心的文化积淀。


有了这些以后拿来干什么?传播正能量,芦山地震中,我们医生背着孩子,在地震中华西人冲在前面的故事广为传送,这是我对前线的直播,对医院的传播就是表扬加自我表扬,表扬加相互表扬,我们是最棒的,我们很厉害,我们做的特别好,然后把这些传播出去,让社会的人看到他们确实做的很好,给他们点赞,把批评我们的消息搞的少少的,这就是医院传播的真理。刚才讲了微博,现在我们来讲一下微信,微博是传播文化的,微信是什么?华西在工作过程中把微信拿来做科普,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在中国医疗界没有人超越,我们有250万粉丝,每周推出的文章都是十万加,2015年的时候有人就拿出广告来说,廖部长,我想在你的微信上上一个广告,二十万,今天这个微信公众号评估价值是三个亿。那么华西的微信,我今天不主要讲这个,首先微信怎么做?要去研究你的粉丝,你的粉丝在哪里?他们是什么?他们喜欢什么,华西的粉丝主要是四川人,决定了我们用四川方言,后来发现四川方言在传播中一点问题都没有,四川人会互相的解释,他在解释的过程中他有了存在感,他有了二次传播的效应,就是我不懂的,但是我学习到的是世界上很先进的理念,有了这样一些东西就确定了我们的风格,现在把华西微信公众号作为课题、作为论文来研究的,已经有四所大学的研究生和他们的老师。


有了这样一些以后,我们就确定了我们的风格,找住了我们的文章,这些文章不是解读最权威的,我对这些的总结就是什么呢?以人民的语言科普,科普人民需要的知识,而不是最正确、最权威、最严谨的知识,科普最重要的不是知识,而是人们对知识的兴趣,所以把知识变成趣味,这也是传播中的一种规律。所以我们的风格是非常网红,四川方言多,搞笑配图多,慢慢经过一年多的探索,在2016年的时候形成固化的东西。而且关注社会热点,这是今年的一个新闻,在新闻中进行科普,我们有一个人给他的父亲献了肝脏,然后开了三十多公分的口子,中央电视台播了,大意是非常孝顺,活体肝脏移植已经是常规手术了,你太苦情是会吓住很多肝脏移植的人。2015年我报道过一次新闻,这一次又把新闻再重播。我们这里有一篇稿子,每天你还在走多少步,这是我们在2016年24小时150万阅读量的,就是每天走一百步、一万步、半马、全马的知识,全国人民都在玩这个的时候,我们专家看到有些人不适合这样跑,我们就变成了科普文章,一天就150万的阅读量,2017年的时候我们变成了鬼步舞,说的是走路关节炎的那些事,所以我们做科普、写科普和运作科普,是几个不同的概念,所以语言要有特色,还要和人民互动,所以中心思想我们的科普,让我们医学的知识为老百姓喜闻乐见,一定要用人民喜闻乐见的语言。


科普的对象,不是医生,不是医学生,不是护士,甚至不是病人,科普的对象是谁?是吃瓜群众,是没病的人,要把科普变成一种乐趣,其次谁做科普?今天我们的医学界,我们的传播界都有这个使命和责任,我们要让人们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康素质的提高必不可少,而科普是提高保证大家健康素质最重要的,谁写科普?写科普的是专业人士,做科普的是专业的传播人士,华西医院今天科普的这样一个小编,是2013年我从成都商报挖过来的,她跑华西医院跑了十多年,我看重她的水平和人品。科普知识不一定要院士才能写,小医生查查资料也能搞懂,只要没有错误,这是小医生弯道超车的重要,我们整个中国医学界很多网络大V、网络红人,并不是权威的专家,但是他们在新媒体的耕耘上实现了弯道超车,使自己在这个领域成为了专家,他们有的收入甚至超过了他们的医疗收入,所以写科普可以找那些,然后做科普的时候,我们有专业的媒体来标化他们,形成自己的风格。这是发动年轻人、组织大传播、人陈传播、传播人人,形成专业团队和载体,对我们传播的动作进行标化和加工。注意四个意识,反党反政府的不讲、造谣的不讲,攻击同行的不讲,吐槽医院的不讲,管理上督导大V、引领小V。


对传播主体的信仰是医学传播能否到达远方的终极秘密,医者的信仰是什么?医者是仁术,子曰仁者、爱人,人民就是我们的初心和信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信望不是党和国家的目标,更是我们医疗人的目标,咱们是国家队,国家队就该是中流砥柱,家国责任靠谁承担?靠我们。


永远不变的是改变,历久弥心的是创新,革故鼎新的创新精神在这里体现。传承和创新是医院有发展的路径,温度和情怀是医院有人望的源泉,品牌和文化是医院有分量的原因。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