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研究

一名外科医生对“医学人文关怀”的几点思考

时间:2019-05-13  来源: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作者:饶伟

人文关怀,一般认为,起自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而在医疗领域,则更多的表现在对人的健康、尊严、生存状况及生命质量等方面的关注和管理,而且,医学即人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的科学,包括健康状态下的生命科学和疾病状态下的生命科学,只要是与人或生命有关的内容,医学都是有所涉及的,因此,作为“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的“人文关怀”,医学与其之间也是存在千丝万缕联系的,尤其是在当下医疗秩序混乱、医患矛盾突出及医疗乱象丛生的国内医疗环境,“人文关怀”似乎显得尤为珍贵、重要和必要,而且,不论是整个社会大环境、媒体、医务人员,抑或是病人和家属,都无一例外需要更加重视“人文关怀”才好,并为之付出努力,才能更加有利于整个医疗环境的改善!

 

作为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处处充满金钱气味的现代社会,“人文关怀”似乎并不能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也无法为GDP的增长做出什么贡献,因此,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所轻视,但是,整个社会毕竟是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所构成的,而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文关怀”是具有其特殊地位和作用的,如果我们大家每个人都能够更加提倡“肯定个人价值”、“尊重个人尊严”及“鼓励个性发展”等充满正能量的“人文关怀”行为,而非将注意力集中于“愤世嫉俗、心怀抱怨或阴谋论”等负面事件上,那么,这个社会氛围就会变得更加和谐,人与人之间也将更加真诚,每个人的精神面貌也会更加积极;

 

而作为传播信息的主体,掌握着话语权和信息第一来源的各种媒体(电视、广播、报纸、杂志、互联网及手机等),无疑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导向力,尤其是,在当下这个信息化高度发达的时代,对于各种医疗相关“敏感”事件的传播和处理,更能凸显媒体人及所在媒体所具有的信息处理能力,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媒体人及所在媒体的价值观,因此,如果媒体们能够更加重视“人文关怀”精神,更加全面和科学的了解“敏感”事件的真相,对事件相关人员予以更加的尊重和理解,而非单纯性追求“点击率”和“曝光度”或片面理解“新闻”固有属性中“及时性”而忽略其“真实性”的话,那么,所谓的“深圳八毛门事件”或“聊城抗癌假药案”也就不会产生如此恶劣的社会影响,民众们对医患关系的“误解”也就能更少一些,医疗环境也就能更加和谐一些,对吧?

 

医务人员,作为具体体现“医学人文关怀”的主体之一,向全社会大力发扬和宣传“人文关怀”精神的这份重担确实是责无旁贷,而且这份责任,不仅包括,在临床过程中,不能单纯的把病人当作一个“病”人,只是机械单一的治疗身体所患“疾病”,而应该把病人当作病“人”,更多的给予这个“人”以“关怀”、“理解”和“尊重”,还包括,在业余时间里,不单纯的将精力集中于提高医疗技术、撰写学术论文或申请科研课题等提高“硬实力”方面(并不意味这不重要哈!),还应该积极提高自身人文修养,参与社会公益和慈善活动及宣传医学健康科普知识等“软实力”建设方面,只有这样“二者兼顾”,医务人员才能在日益精进自身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更加能够体会到“人文关怀”的重要性,从而能够在医疗行为中更好的体现“人文关怀”精神,从而,逐渐改善当下“人文关怀匮乏”的医疗环境!

 

病人及家属,作为具体体现“医学人文关怀”的另一主体,一般情况下,可能都会被认为是“人文关怀”的承受者,而非“人文关怀”的给与者,实则不然,尽管病人及家属是因为有着“就医”的需求才被参与到这个医疗行为当中,似乎处于“天然弱势”一方,但是,并不意味着,病人及家属就只能被动地接受来自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而不能够,不应该或不必要去主动“人文关怀”一下医务人员,因为,医务人员,和病人一样,都不是机器,也都是有情感的,大家换位思考一下:如果病人及家属能够在医疗过程中,对医务人员也更多的体现一些“人文关怀”,向辛苦的医务人员问声好,送杯水或道声谢,而非纠结于医疗费用、怀疑其医学水平或质疑其医疗品德,那么,医患关系是否能够变得更加融洽呢?

 

此外,大家应该知道的是,健康和生命是这个世界上少有的不能以金钱来衡量的宝贵财富,因此,始终都抱着“既然我交了医疗费,那么医生就得把病治好,把命救回,否则,就是庸医,误诊或医疗纠纷”之类念头的做法,是不太合适的,毕竟,医务人员也是人,而不是神,并不能保证每次诊疗行为都能达到“药到病除”或“起死回生”的目的,决定一个病人的生或死,医务人员的技术是一方面,也确实拯救了无数病人的性命,但是,其病情本身的轻重程度对其健康的恢复也同样具有重大的影响,否则的话,世上也就不会出现死亡了,对么?因此,希望各位病人和家属对我们的医务人员抱之以“信任和尊重”:相信他们的技术水平,尊重他们的职业道德,并在诊疗过程中予以积极配合,毕竟,绝大部分的医务人员都还是敬业和称职的!

 

当然,正如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先生所说,抽去了人文精神,医学就失去了灵魂。“人文关怀”这种被称为“医学灵魂”的精神文明,并非国家花了大笔金钱就能有所改善,也不是医院出台某项规定或制度大家就能照章执行,或者是某项具体技术那样人人可以“复制粘贴”即可的,而是需要大家用心感悟“人文关怀”,提高对“人文关怀”的认知,并将“人文关怀”精神付诸于具体行动,就如同病人们向护士表达谢意,儿女们向母亲道声辛苦和民众们向灾民予以支援一样!


最后,希望我们大家能够都行动起来,为加强“人文关怀”建设及改善当下的医患关系,贡献出自身的一份力量!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