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朋友圈最秀的团圆方式

时间:2019-09-13  来源:  作者:

又是一年团圆时,月到中秋分外明。


每年的这一天,无论我们身在何处,都会渴望回家,和亲人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在中国人的心底,团圆,就是对家最好的诠释。


今年中秋,依然会有许多医护人员坚守岗位,无法与家人团聚,但是今天,我们更关注的是家庭的团圆。


此前,我们策划了以“家·团圆”为主题的全家福征集活动,一张张幸福团圆的照片,如同一封封饱含深情的家书,道出了我们对家的依恋、团圆的喜悦以及对亲人的至爱真情。


1

他们的名字,就是一张隐形的全家福

1.webp.jpg

@纪委办公室/监察室  刘迪


从小到大,每次介绍完我的名字,都会换来一片羡慕的目光:我叫刘迪,刘代表爸爸,由是妈妈的姓氏,“辶”代表走,所以我名字的寓意是:爸爸妈妈永远带我一起走。


6年前,我的儿子出生了,我给他取名张孝迪,张代表爸爸,迪代表我自己,孝字是辈分,同样寓意我们一家人永远在一起。我们的名字,就是一张隐形的“全家福”。


因为父亲和老公都是医生,平时工作忙,难得有时间相聚,所以直到今年春节才有了我们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全家福。

2

爸爸的一通电话,让她泪流满面

2.1.webp.jpg

@新生儿监护病房  李淑敏


我和父母虽然生活在一个城市,但是平时工作忙很少回家,只是隔个三五天会打电话、发微信问候一声。


有一次,我忙得一个周没和家人联系,上班的时候突然接到了父亲打到科室的电话,我以为家里出了事,没想到他却对我说:“没事没事,我就是告诉你一声,我和你妈都挺好的,你安心工作。”


我知道,他其实想说,你没事就好。


从2003年起,每年中秋节,我们全家都会拍一张全家福,父母每次都会洗出来放在相册里,现在,相册的一角,已经被他们翻烂了。

3

他用塑料袋包着这张全家福,随身带了两年

3.webp.jpg

@ 小儿外科 陈雨历


1976年,我参加了援坦桑尼亚医疗队,为期两年。出发之前,我们一家四口在山东医学院校园里拍摄了一张全家福。


那时候通信不发达,没有电话,没有网络,写信要通过大使馆,几个月才能送到国内。两年间,这张照片一直被我放在一个小塑料袋里,每天都带在身上,想念他们的时候就拿出来看一看。


两年后回国,我第一眼看到我两个孩子都没认出来,因为我对他们的印象,一直还停留在这张照片上。


后来,只要离家时间长,我都会和家人拍摄一张全家福,洗成小照片随身带着。这种习惯一直保持到现在。


4

迟到的全家福,从未迟到的亲情

4.webp.jpg

@心血管内科 王树春


把家里的旧相册都翻出来了,也没有找到一张年轻时候的全家福,以前太忙了,真的没和家人拍过合影,反到是儿子也做了医生,和我在一个科室工作以后,我们经常有机会照工作合影。


直到我退休了,儿子都娶妻生子了,我们家才有了几张像样的全家福。


我从医近60年,和睦的家庭是支持我走到现在的最大动力,家和万事兴。

5

不管下班多晚,家里的灯都是亮着的

5.webp.jpg

@手外科/足踝外科 曹松华


2012年,我的工作从老家临沂调到了济南,从此和家人分隔两地,每个月或每两个月才能回家一趟。


很多时候下班晚了,只能赶上最后一班长途汽车,到家都凌晨了,但是,不管什么时间,每次我走到家楼下,家里的灯都是亮着的,上楼一打开家门,饭菜的香气就会扑面而来。


这张全家福就是在我离家之前拍摄的,当时,我把它挂在济南宿舍的衣橱边上,每天晚上我一开门,就能看到他们。

6

陪父母走过万水千山,只为他们的一生幸福

6.webp.jpg

@神经外科 王成伟


老人辛苦了一辈子,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前些年,我一有机会就会带他们出去旅游,也拍了很多珍贵的照片。


2016年,我和妻子给我的岳父母办了一场金婚仪式,邀请了60多个亲朋好友。此前,我悄悄地把一些旅行照片连同他们的老照片编成了一部小电影,在仪式上给了他们一个惊喜,岳父母看完后湿润着眼眶说:“我们这一生,很幸福。”


尽管那时的他们因为身体原因已经没办法再外出了,但这些美好的回忆却让他们从内心中感到满足,回味无穷。

7

异国他乡,家人的到来让我深刻体会家国情怀

7.webp.jpg

@ 创伤骨科 刘中浩


参加援塞舌尔医疗队已经快一年了,身在国外,对故土的依恋和对家人的思念与日俱增。


2019年春节,家人专程到塞舌尔看望我,我们一起受邀参加了塞舌尔大学孔子学院春节联欢会,现场有亲切的祖国同胞,还有热情洋溢的异国朋友,大家载歌载舞,欢度新年。


在这种欢乐祥和的氛围下,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家的温暖、祖国的强大。现在再看这张照片,我依然能体会到当时那种激动的心情。

8

14岁女儿,自己过的第一个生日

8.1.webp.jpg

@皮肤科 张春红


今年8月16号,是我女儿14岁的生日,我因为在甘肃华池扶贫没法赶回去,我老公在外地开会,公婆又因老家急事赶回烟台。


我当时心急如焚,很想赶回去陪女儿一天,但女儿觉得我太辛苦,说什么都不同意。


就这样,女儿14年来,第一次独自在家吃饭、睡觉,过了一个孤单的生日,我既担心她害怕,又感慨她的成长,激动得一夜没睡。


我和老公都是医生,这些年来缺席了很多对孩子的陪伴,但是他们却始终惊喜成长。在这些遗憾与喜悦中,我们的家,愈加幸福与亲密

9

父母80多岁了,从没过过生日

9.webp.jpg

@眼科 刘景


在我们家,三代10个家庭共28人,其中有13个人从医,包括了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口腔科、麻醉科、中医科、护理等,我们经常开玩笑说,咱一家人能办一个医院了。


虽然有很多共同话题,但是我们都太忙了,很难相聚。父母理解我们的工作,怕我们有负担,从很早就立下了规矩:不过生日。


很多时候,反到是父母经常到我们小辈家,给孙子、外甥过生日。


我们也和兄弟姐妹商量好,没办法大团圆,那就实现小团圆,轮流陪伴父母,所以我们家找不到任何一张大全家福,只有单独陪老人的小合影。


10

相隔万里,老公用巧克力帮她换来一声“妈妈”

10.webp.jpg

@心血管内科 王娟


今年1月份,我来到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参加援疆工作,当时我的小女儿只有1岁10个月,相隔万里,我们每天只能通过视频来交流。


小女儿年龄小不懂事,时间长了,就和我生疏了,每次视频都不理我,我觉得特别难过,经常偷偷哭。


后来,每次视频的时候,老公都会提前和女儿说好,喊妈妈就给吃巧克力。时间长了,女儿一打开视频,总是先喊一声巧克力,然后才喊妈妈。


今年7月,我老公带着两个孩子来新疆看我,临行前,我们在玉带河旁拍了一张全家福,我告诉我的孩子:爱与勇敢会陪伴我们,让我们一起成长。



11

落叶归根,是他们最大的心愿

11.webp.jpg

@内分泌科 陈诗鸿


2000年,父母亲跟随弟弟前往英国生活,2017年,父亲病重,执意回国,在他的心中,始终有“落叶归根”的情结。


父亲去世后,母亲也决定留在中国,跟随我生活。现在,我的弟弟也把工作的中心尽量移向国内,一方面多陪陪母亲,另一方面,也慰藉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张照片是今年母亲生日的时候,弟弟一家、表弟妹一家都赶来济南相聚时拍摄的。


母亲在哪里,我们的家就在哪里。



在这些小小的全家福里,我们看到了发自内心的微笑、彼此的凝望、深深的注视、亲密的依偎……我们还看到了,一个人的成长、一个家庭的记忆、一个国家的历史乃至一个时代的变迁。


在如梭的光阴里,我们改变了容颜,改变了归途,改变了团圆的底色,照片的背景……我们的生活与时代一起变化,变化的还有强的国,富的家,而始终不变的是爱的人,家的暖,相册里的团圆。


常回家看看,多翻翻老照片,很多人会恍然发现,真的缺少一张全家人在一起的照片。在中秋节这个阖家团圆的日子里,山大二院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向您传达“家·团圆”的内涵,我们只想对您说:让生活多一些仪式感,多记录与家人的美好瞬间,让他们知道,这一生,是多么幸福与美满。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