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亿万国人的心。作为一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连日来,郑州人民医院全院职工全员上岗,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高度重视 缜密部署

面对疫情的逐渐扩大,医院高度重视。在上级主管部门明确部署省市防控工作之前,就主动采取应对措施,组织医院舆情相关部门主动追踪事态进展和疾病预防、诊疗、防控要点,整理汇总相关信息。

1月16日,在医院周会上,院长郝义彬对收集到的疫情信息进行全院通报,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认真学习和研究,做好应对准备。之后,医院多次召开专题会、培训会,研究、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1月18日,医院印发了《突发事件卫生应急保障工作实施方案》。1月21日,医院印发通知,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领导组织,成立院长郝义彬、党委书记黄娟任组长的领导小组。下设综合协调组、感染防控组、医疗救治组、疫情上报组、物资供应组、后勤保障组、宣传动员组7个专业组。专业组分工明确、职责清晰。对疫情防控工作实行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管理,使防控工作科学、有序、规范开展。

1月23日,大年廿九,医院召开疫情防控工作动员会,宣布疫情防控工作总体方案,同时向全院职工发起倡议,要求大家坚定信心,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积极参与到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这场战斗中来。院长郝义彬在会上提出要求,要认清形势、积极行动,有序应对、科学防治,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加强培训 提高认识

在国家相关诊疗标准、规范尚未明确之前,医院已组织对重点部门、重点岗位全体人员和各临床医技科室医护人员进行专题培训,进一步提升医务人员的警觉意识、风险防范意识,认识疫情特点特征。

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诊疗标准(试行版)公布后,医院多次进行强化培训,由院内专家组根据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发布的最新诊疗规范和标准、防护措施、疫情上报等内容,进行院总部、郑东院区、南部院区三个院区的同步培训。此后又组织了两次全院范围内的院感防控、发热患者诊疗流程、防治知识等重点防控要点培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掌握。

防护用品作为医务工作者的最后一道防线,穿戴方式不正确将直接影响防护效果,增加医务人员的暴露风险。郑州人民医院作为郑州市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加紧拍摄制作《医务人员防护用品使用方法》视频,已发布至全国最大感控微信平台“SIFIC感染官微”、郑州市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中心工作群、郑州市急救管理中心工作群,供全国医务人员参考使用。

院长郝义彬多次召开各层面会议,从疫情特点、科学防治、预检分诊、感染防控、隔离监测、信息上报、工作纪律、舆论引导、院区间统筹协调等工作,进行重点要求和部署。并要求全院加大培训力度,进行全院、全员、全方位、无死角的专题培训,进一步提高医务人员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能力。
规范设置 优化流程
按照医院统一部署,为更加快速、有效处置来院发热患者的诊疗工作,医院将发热门诊整体搬迁至门诊楼相对独立封闭的区域,按照发热门诊规范建设标准,在极短的时间内完成改造,配备专业设施设备和院感防护装备,实现了发热门诊正常开诊、规范接诊。

同时,为了进一步充实发热门诊的医护力量,除原有专职医护人员外,医院迅速启动人力资源调配,临床人员响应医院号召,纷纷自愿报名。医院抽调了医疗、护理骨干进行支援,组建第一、第二、第三梯队医护人员,随时应对疫情发展。 为更加妥善处置来院发热患者的就诊,医院又组织专家组及相关部门,多次在发热门诊就患者来院就诊、救治流程进行反复讨论、模拟演练,直至最终标准就诊流程确定。
提前着手 做好储备 为应对疫情变化,医院尽最大限度启动应急采购计划,克服困难紧急购置应急防护设施设备,全力保障诊疗安全。 药学部提前着手,做好了药品储备工作,除完成省呼吸道传染病公布的药品使用目录中品种的配备之外,其他相关药品也进行了足量储备。医用耗材、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等物资也进行积极筹备。
强化监管 规范上报

医院成立了督导组,加强各院区防控工作落实情况。院长郝义彬,副院长王彦军、王大忠、李培亮等院领导,多次带队前往郑东院区、南部院区,实地检查督导院区防控工作落实情况,就预检分诊、发热门诊、院感防护、诊疗流程、人员配备、设施设备等进行逐一检查和落实,确保医院整体疫情防控工作无死角。 围绕疫情防控工作,医院安排专人收集疫情,实时监测各院区疫情变化,按要求向上级上报信息,使整个防控工作形成链条管理。
我院医护人员将战斗在一线,严阵以待,全力完成疫情防控各项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