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别样阵地、一样战斗

时间:2020-02-14  来源: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夏鹏程 王晓璐

自打响疫情防控战以来,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做好防控工作,在前期单独划分发热门诊的基础上紧急腾空中医科病区,增设感染二病区,及时分流疑似病例、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确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患者得到集中、及时、规范的治疗。全院职工在岗值守,全力保障特殊时期医疗工作平稳有序运行,用医者的实际行动诠释了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

发热门诊:前哨的坚守

省二院门急诊大厅东侧,短短几天时间,这里改建成为抗疫的前哨。这里充满了就诊患者的焦灼与恐慌,更全天候24小时记录着一线省二医“战士”们的紧张与繁忙。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省二院发热门诊人流量激增,发热门诊成为筛查疑似病例的第一道关卡。

门急诊大厅内,一群身穿隔离工作服的医护人员手拿测温枪逐一给过往的人测体温、分诊、导诊,过往的人们看不清她们的脸,只有口罩上露出的一双温柔而坚定的眼神,给予人们温情和力量,这是从全院各科室抽调的护士及部分后勤人员,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们承担起了全院预检分诊的任务。 

 “你好!请问哪里不舒服?”、“近期有没有接触武汉人员或去过武汉?”在省二院发热门诊诊室内,心内二病区主任方昱正在询问前来检查的发热患者,这样的一幕只是成百上千次的重复,为了正确的引导患者和对症治疗。作为防疫战场最为重要的阵地,为了牢牢坚守住第一道防线,像方昱一样支援发热门诊的还有省二院几乎所有的临床科室专家。

“自发热门诊启动以来,我们陆续接待了许多发热患者,绝大多数经过询问病史、血常规检查,必要时胸片检查,都能明确排除“新冠”肺炎的可能。”前来支援发热门诊的消化内科主任王俊先说。“当然,在发热门诊筛查中也有被怀疑为疑似病例的需要进入疑诊排查病区留观筛查。”

穿上一层层防护服,戴上N95口罩、护目镜、帽子,单是脱与穿,都要分别耗费20分钟。这却是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每天的状态。为了更高效率和节约防护物资,他们上班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不得已裹张成人尿不湿,不断突破着身体和心理的极限。因为很多时候都要连续工作超过12小时,小护士们的鼻梁上满是压痕,脸被挤变形,嘴唇干裂,皮肤过敏。这一切都只因发热门诊是这场战“疫”中的最前沿阵地,他们要在最短的时间判断战场形势,全力做到不让一个病毒溜走。

安徽省二院发热门诊.jpg

疑诊排查病区:平静的战场

省二院B楼3层感染二病区,这里像是一个战场,环顾四周略显平静,就连空气中潜在的感染风险都静悄悄的。但是这里的省二医医护人员,却忙碌依旧。

“服从医院安排,保证完成任务,争取抗疫胜利!”医护人员响亮的口号响彻省二院感染二病区。科主任张秀琢身先士卒,一边统筹科室工作,一边即刻战斗。尽管身着防护服有诸多不便,科室医护人员仍然克服各种困难,保证24小时值守。在高强度的工作负荷基础上,他们还要面对就诊流程流畅的逐步梳理,最新防控知识的学习、新配置仪器的操作使用等等。

自2月5日由后备定点转为省级定点收治医院后,省二院举全院之力,立即腾空中医科病区,按照医院感控标准因地制宜进行改造,达到收治传染病隔离条件。全院医护人员纷纷请战,有新冠肺炎疑似病例护理经验争先恐后报名参加,最后抽调由感染病科专家牵头、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中医科等专科医生和护理人员组成诊疗团队共同开展抗疫工作,严格执行诊疗方案,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对发热门诊或散在其他病区临床疑似的患者,由医院诊疗专家组进行会诊,确定为疑诊的患者,由专人护送通过专用通道进入感染二病区单人单间集中收治。”副院长周道平介绍疑诊排查病区的收治条件。

“疑诊排查病区的主要任务是对待排查的疑似病例进行确诊,一般来说,两次核酸检测判断是否达到确诊标准。”感染二病区行政主任张秀琢说,“根据样本检测结果,我们会进行分流疑似患者,已确诊的收治感染一科病房,未确诊患者根据病情继续留观或收治相应科室。”

新冠肺炎的确诊,必须通过咽拭子标本。但一个张嘴的动作,将产生大量携带病毒的气溶胶。标本采集又需与疑似病例面对面操作,会刺激患者咳嗽、打喷嚏。这些都是采集工作者必须面对的风险。然而在感染二科疑诊排查病区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负责全院发热待排查患者的集中采样工作,面对风险时毫不退缩,以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群众健康提供保障。

“请你张开嘴,说一声长长的啊”感染二病区副主任医师董雪迅速地将沾湿的棉签精确地涂抹咽后壁的分泌物,麻利地采集到样品。“谢谢你的配合。这个采样的液体非常干净,不用担心,它的味道有点咸咸的,但不会刺激喉咙。”对于感染二病区采样组成员来说,到目前为止,他们已完成近50份集中采样。

“整个采样的效率其实非常高,采样过程大概十分钟,解释、劝说、叮嘱却需要半个小时。”从感染一病区前来指导、支援的黄浩医生说,“其实这一切都是以信任为前提”,除了黄浩以外的5位采样人员都是女性,他们真诚的声音,还有女性独有的温柔语调,让隔离者放下防备,选择信任。

安徽省二院确诊病房.jpg

确诊病房:我们就是患者的家属

省二院B楼1层感染一病区,这里是经疑似排查后,对核酸检测阳性支持确诊的病例集中收治并规范治疗。全身防护守护在病区的医护人员,则让人感受到背后紧张的气氛。

“目前在院的16名确诊患者病情较为稳定。对确诊病人的治疗,干扰素雾化吸入是重要的一个操作,但雾化操作有一定的风险性。不仅会增加操作人员感染风险,还有可能会增加室内空气病毒含量。对确诊患者的查体、密切接触等等操作也极具风险性。” 疫情发生以来,感染一病区主任张文胜每天奔波在发热门诊和疑诊排查病区、确诊病房之间,接诊病号、病区查房、组织科室医护人员学习讨论、进行专家会诊……每一天的防控工作紧张而有序,张文胜基本是以医院为家,早上7点之前到岗一直到晚上接近凌晨才休息,困了就直接躺在办公室躺椅上眯一会。

前期疑似排查病区组建时,由于抽调感染一病区护士武程伟去疑诊排查病区交接相关工作,中医科主管护师韦婧媛自告奋勇,主动申请去感染一病区一线战斗,“大伙还没来得及放下手里的活,还没顾得上喘口气,一切都很措手不及,而我,一名主管护师,又是科室姐妹们的大姐姐,我义不容辞!”韦婧媛说,她还在第一时间内向所在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医院很多党员同志都积极加入到抗疫工作中,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为大家舍小家的精神。”

“有什么需求啊?今天吃得怎么样?放心,很快就能出院了!”为了防止传染源的扩散,在省二院感染一病区病房,家属陪同与探视是明确禁止的。确诊病人的饮食起居均是由护理人员承担。除送药、送早餐、送饭、打开水等外,她们还不停地穿梭在各个病房之间,倾听患者的烦恼、时常安慰鼓励。“因为家属无法陪同照护,我们的护士几乎承担起了家属的职责。帮忙转交换洗衣物、购买卫生用品,大家还自发地都把社会企业捐赠的牛奶、饼干等都分发给了确诊患者。”护士长朱莉说。

75岁的王奶奶近日被确诊为新冠肺炎患者,收治于省二院感染一病区。因为没有家属陪护,心情焦虑、生活用品不全,各种问题层出不穷,负责照护的程梦云热情耐心解决王奶奶的各种问题,缓解焦虑。在确诊病房,程梦云和王奶奶隔着防护服,但那层防护服就是生的希望;在生活中,王奶奶和家人隔着手机屏,但从网络里她能接受家人传递的力量。

六个小时的工作,时间迅速消逝。程梦云脱下防护服,来到清洁区,瘫软在椅子上,长长喘一口气,第一次体会到轻松呼吸的快乐。护目镜上的雾气形成小水流,淌在口罩的压痕里,额头和面部的汗液已把头发和口罩浸湿!

像程梦云一样,与确诊病患接触最多的人是感染一病区17名护理人员。他们直面被感染的风险,用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替患者抚平恐惧,给了他们家人般的温暖。疫情之前,他们是在岗位上兢兢业业的护士,但此刻他们有了一个统一的身份——确诊病房内患者唯一的家属。

安徽省二院疑诊排查病区.jpg

发热门诊、疑诊排查病区、确诊病房...别样阵地、一样战斗。无论是值守的前哨、平静或无声的战场,我们都是所有患者在面对疫情时唯一的精神支柱。这是省二医白衣战士的本能,是省二医人的责任、使命与担当!当脱下厚重、繁琐的防护服的那一刻,他们是儿女、父母,也是与你擦肩而过的普通人,有恐惧也有慌张。可是当披上这身白衣“战袍”,他们便好似披上了刀枪不入的盔甲,义无反顾、勇往直前。进入抗“疫”诊室、病房的一线医护人员,特别是女孩子,许多都是第一次进来,她们或许刚开始些许忐忑,但很快变得坦然、勇敢。当柔弱美丽的姑娘变成战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春天很快就会到来了呢?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