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我们来帮您儿女尽孝

时间:2020-03-11  来源: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驻成都办事处医院  作者:王珽

2020年的春节,和往年的春节来的不太一样,没有聚餐、没有活动、没有旅游,有的只是新冠病毒的笼罩和全国人民戮力同心的抗疫战争。2月14日情人节,消毒水的气味取代了玫瑰的芬芳,白色的肃穆取代了瑰丽的浪漫。那一天,成办医院急诊科迎来了一对特殊的母女。

14号上午,一位焦急的女士用轮椅推着面色苦楚的老婆婆来到了成办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医生立刻上前询问了情况。原来,婆婆已年至耄耋,是大家口中说的“藏一代”,年轻时把青春和热血都奉献给了西藏。她的大女儿和大儿子都继承了她奉献西藏的精神,成了“藏二代”,如今大女儿退了休,大儿子还在西藏建设边疆,小儿子远在银川工作,小女儿因双前臂骨折在外地疗养,婆婆的老伴儿也偏瘫在家,家里还有一个4个月大的重外孙女嗷嗷待哺,疫情期间只有年近60的大女儿在照顾这一家老小。

20多天前,婆婆在家中不慎摔倒,导致右髋部连续疼痛了好多天,但考虑到新冠肺炎疫情下,医院太过危险,老人家不敢去医院,决定在家休养。可休息数日后,老人家的情况并未好转,在儿女的劝说下,婆婆到某专科医院就诊。医生开了止痛药物,要婆婆好好休息。然而,婆婆的疼痛愈加严重,整夜整夜地无法入睡,生活质量大大降低,她的心情也随之降到谷底。婆婆远在外地的儿女们心急如焚,奈何因为疫情不能赶回成都,大儿子给妈妈打电话说:“咱们还是去成办医院看看吧,那是咱们西藏自己的医院,说不定他们能有办法呢!”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成办医院急诊医护团队首先按照国家要求的新冠病毒防控流程为婆婆做了相关筛查,排除了新冠病毒感染后,为婆婆进行了查体,原来婆婆竟是右侧股骨颈骨折,怪不得疼痛难忍!急诊科联系了骨科,骨科关节组黄奇副主任及甘彦峰副主任医师查看了婆婆的病史记录并行专科查体后,表示需要住院和手术治疗。

新冠疫情期间进行手术,对医务人员来说风险极大,因为患者可能处于新冠病毒感染潜伏期,若防控筛查及防护措施有一丝不到位,医护人员都面临被感染的风险。但甘彦峰说:“患者需要治疗,我们就应该为她解决问题,这是我们的职责。”寥寥数语,体现的是医者使命。面对婆婆的担心害怕和家属的紧张牵挂,黄奇说:“老人家您放心,您的儿女们回不来,我们来帮他们尽孝。”字字暖心,源自于医者的初心。也正因为成办医院一直坚守这份初心和使命,才成为了西藏各族干部群众内地看病就医就医的 “首选医院”,被亲切地誉为“自己的医院”。

婆婆内科疾病较多,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医生为婆婆进行了会诊,并协助骨科完成了婆婆的术前准备。2月17日,手术顺利进行。由于新冠疫情,为了避免院内感染,医院暂停使用中央空调,手术室的气温只有几度。患者有保温毯的保护,且全麻下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但2个小时的手术可冻坏了手术医生、护士和麻醉师,为了医疗安全,他们只能贴身穿着一件短袖洗手衣,外面套一件单薄的长袖手术隔离衣。强忍着寒冷,手术团队高质量为婆婆完成了手术。骨科护理团队为婆婆制定了精心的护理计划,从生命体征的监测,到日常生活的照顾,从功能锻炼恢复,到贴心的心理护理,方方面面,尽心尽力。面对婆婆大女儿的无措和眼泪,护士长何彩珍安慰道:“有我们在,别害怕!知道你家里也离不开人,婆婆这你就放心,可以不留陪护,我们护士轮班照顾她。”骨科和康复科是兄弟科室,康复科主任王爱华听闻消息后,也主动伸出援助之手,跑前跑后地联系医保、办理出院等等。

image.png

在成办医院医护人员的诊疗和照顾下,婆婆恢复得非常好,术后当天就解除了疼痛,晚上她终于安心地睡了个好觉,第二天一早婆婆就下地活动了。出院时,老人脸上荡漾着发自内心的微笑,她的女儿泪流满面地拉着医护人员说:“我家的状况大家都知道,自从我妈摔骨折了,我们过得更难更累了,说雪上加霜、进退无门也不为过!真的很感谢黄老师、甘老师以及医院医护人员对我妈妈的付出。感谢成办医院,在这个特殊时期,让我们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婆婆出院6天后,黄奇致电婆婆进行随访,关心她的恢复状况。婆婆已经生活基本自理了,自己下床活动、单独上厕所都没有任何问题。黄奇告诉婆婆要坚持每天走一两千步,告诉她注意事项和复查时间,并叮嘱她:“有任何不舒服或者疑问可以随时给我们打电话。”

    成办医院全体医护人员的初心和使命就是守护西藏各族干部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并一直为此而努力着。其实,全国这样的医护人员很多,有面对没有硝烟的战场迎难而上的逆行者,有守住大后方随时顶上去的备战者,在疫情面前、在国家危难之时,他们肩抗担当和责任感,心怀初心和使命,让战疫胜利的曙光越来越明亮。

image.png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