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医院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

时间:2019-05-02  来源:  作者: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 廖光华

为全面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把人文医院建设作为推进医院发展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坚持“以人为本”,将时代价值融入医院文化的持续传承与不断创新之中,加快医院服务体系建设的持续深化。

一、医院基本情况

市三医院始建于1941年7月,前身系南京中央大学附属医院。1992年,成为卫生部首批认证的国家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38亩,编制床位1250张。现有在职员工2400余人,有博士、硕士等各类高级人才479人;获各类特殊津贴15名;省、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8名、后备人才13名;省、市突出贡献专家4名。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重点专科2个,市级重点学科10个,市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23个(居市级医院之首),附设心血管病、神经疾病和肿瘤3个市级研究所。医院现为西南交通大学临床医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附属医院、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成都第二临床学院、西南医科大学非直属教学医院。设有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25个,四川省普通专科医师培训基地15个,四川省药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四川省护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个。

二、人文建设具体做法

(一)精心励志筑基石,人文规范渐养成

一是确定共同愿景。提炼出医院“大医精诚  厚德积善”的院训,统一思想,以“人民群众满意”为医院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二是完善制度建设。新增制度100个、修订80个,废止33个,推进医院管理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迈进。三是巩固物质文化。完善院内外标识,形成医院独有统一的导视系统。利用有效空间,打造文化走廊、摄影图片展示、党员活动室、职工书屋等文化设施。四是传播行业声音。通过医院院刊、院报等传统媒体和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融合,初步形成“立体多样、交叉融合、同频共振”的医院宣传矩阵。院刊《大医》入选《健康报》2018年度健康传播最佳案例。

(二)精益求精谋发展,人文内涵再丰富

一是重视学科发展。坚持把医院功能定位在解决疑难和重大疾病上。创建心脏中心、获批首批“中国心源性卒中防治基地”、“中国心衰中心”、“中国房颤中心建设单位”、落户成都市呼吸健康研究所、创建成都市院士(钟南山院士)创新工作站;新增省级重点专科1个,市级重点学科2个;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9个,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个;获得科研课题立项48个,发表论文183篇,其中SCI32篇。二是构建体系推优。医院始终以群众“少跑路、少耽搁、少烦心”为目标,调结构、补短板,在速度中体现质量,在服务中融入温度。先后首创病理门诊、放射门诊、肥胖代谢疾病综合门诊等;口腔科、放射科、超声科等多科室推出延时服务;多项大型医技检查当日完成,不断刷新速度记录。三是创新护理模式。实施护理SOP标准化项目,建立了规范、科学、精细的标准护理服务体系,在2018年全国医院擂台赛中荣获西南赛区“全面提升患者满意度”十大价值案例。

(三)精勤不倦优服务,人文途径常探索

一是拓展服务内涵。全省首创“24小时服务中心”,以“服务不打烊 沟通零距离”的模式全年无休竭诚服务;成立至今服务总量已达392863次,日平均通话约600次,获国家卫生健康委改善医疗服务行动“构建和谐关系示范科室”称号;其工作模式下沉到蒲江和都江堰医联体医院,有效推进服务同质化。二是提升服务能力。首设院内便民交通车,多点位主动服务,实现院内服务零缝隙。横向集成,缩短排队时间;纵向压缩,集中相关科室。上线手机APP,打造“指尖上的医院”;增添自助机、饮水机、候诊椅、健康书架等设施设备;极大改善群众看病就医体验。三是延伸服务路径。持续多年开展“脑立场”、“糖友乐园”等健康教育沙龙,同时以健康直通车等为载体,大力开展健康促进活动,被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城市合作中心授予“健康促进单位”(市级医院唯一获此殊荣)。

(四)精诚团结搭平台,人文精髓深培育

一是强调“以人为本”。医院以骨科脊柱畸形患者病区为立足点,尽最大化努力为患者提供床位、减免费用,为骨科购置新设备;并组建集呼吸、神经、麻醉、康复等多学科MDT团队,联合“出拳”。二是打造“精神名片”。以“中国现代内科医学奠基人”戚寿南、“神经病理学家”黄克维、“公共卫生学之父”陈志潜三位老院长的精神为引领,不断坚持传播医院精神力量,全面凸显职业精神新面貌。2018年,创新性与媒体合作,推出“致敬医者——首届医师节系列报道”,原创医师群像雕塑,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架起沟通桥梁,受到媒体和市民点赞。三是勾勒“先锋轮廓”。坚持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引导人、激励人。联合媒体在推出各类主题的人物专题报道,先后推出“感动中国人物”梁益建、海外救人护士朱慧、优秀党务工作者周鸿、学术达人李国平、援藏医生张震100多张有血有肉的人物名片,勾勒出三医院先锋群像轮廓。四是搭建“成长平台”。医院积极为员工成长进步、成就事业、实现个人社会价值提供平台。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形式多样强化培训提升素质。组织各类竞赛活动,挖掘职工潜力激发活力。五是致力“员工关怀”。通过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生日慰问、住院慰问、节日慰问等树立职工的职业自豪感和对单位的归属感,增强凝聚力。

(五)精耕细作强担当,人文精神再提升

一是着力“院地共建”。医院与羊市街社区党组织深挖九思巷的内涵文化,继着力打造“九思文化长廊”后,再推健康主题公园建设项目,包涵健康步道、健康器械、养身百科书以及四大廉洁区等,为市民的身心健康提供阵地保障,充分展示医院文化精髓,提升就诊满意度。二是彰显“公益力量”。医院注册志愿者共计有775名注册志愿者,每年社会志愿者服务人数约100人,每年服务人次约3.5万人次。2017年起,医院联合四川省慈善总会开展“关爱天线宝宝”项目,引入专业社工为病人提供除了医生的诊疗技术服务之外的精神文化情感服务,满足患者的多层次健康需求。三是全力精准扶贫。选派20名医疗业务骨干分赴得荣、理塘县人民医院长期驻点帮扶;选派5名党员干部赴得荣、理塘和南江县贫困乡村担任驻乡村干部。在市三医院帮扶下,2018年1—11月得荣县医院门急诊人次、住院人次、手术台次分别同比增长94.67%、45.42%和220%;理塘县医院顺利完成全民健康体检,开展了腹腔镜巨大卵巢囊肿切除术等多项新技术,帮助得荣、理塘县人民医院成功创建二级甲等综合医院

三、人文建设成效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大力开展人文医院建设,让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医院环境实现了创新发展的良性互动,形成三医院独有的价值观引领,获得不同领域的认可。一是患者满意。群众满意度连续三年位居市级医院首位;荣获国家卫生健康委“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表现突出奖并被授予“保障医疗安全示范医院”荣誉称号、成都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等荣誉。二是职工给力。医院省级重点学科由原来的1个增加为6个,技术水平得到大幅提升,心内科在危急疑难病症领域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建立了西南地区首家被认证的国家级胸痛中心;骨科开展的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术,其例数居国内第一,矫正难度和效果居国际领先。三是社会认可。年均各级各类媒体报道量2000次,位居四川省公立医院前列。先后受媒体、主管部门邀请对全省、全市范围的医疗机构宣传人员进行培训授课;同时,逐步走向全国舞台,参加国家级宣传案例竞演并成为成都市级公立医院唯一入围全国50强单位。年底,经通过机构自荐、公众推荐、“健康中国”平台展示、网络投票和专家评选等方式,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办公室从2000多个参赛平台中脱颖而出,荣获《健康报》年度健康传播最佳团队。

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将人文医院理念深入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内心,从细节着手,聚沙成塔,使医院的服务品质和工作效率不断提升,让市民切实感受到三医院有温度的医疗。先后获得全国医疗扶贫贡献奖、和谐医患关系先锋奖、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称号,有力践行“办一家有温度的医院  做一个有温度的医者”的办院理念。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