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医院

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坚持文化自信 打造人文医院

时间:2020-03-26  来源:  作者:上海健康医学院附属嘉定区中心医院

文化是医院发展的“方向标”,是医患和谐的“粘合剂”,也是精神文明的“形象墙”。近年来,嘉定区中心医院不断激发全院干部职工创新创造活力,以人文服务点亮文化品牌,着力打造有温度的人文医院。

志愿服务亮品牌

2010年8月,医院设立医务社工部,同时成立义工站,由专职社工全面负责志愿服务日常管理,目前注册志愿者1705人,历年累计服务时长达12万余小时。2019年10月,医院正式成为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

志愿服务不断打造品牌特色项目,先后推出温馨服务在门诊、贴心探访进病房、术前陪伴手拉手、传统佳节送祝福、免费体检递关爱、义诊咨询惠百姓、健康知识开讲堂、应急救护在身边等18个志愿服务项目。“健康生活 医路有我”百姓讲堂,由副主任以上医师组成健康讲师团,深入社区、企业、学校等,定员、定时、定点开展健康讲座和义诊咨询活动;“携手生命”病房探访为癌症患者点燃希望;“与爱同行”公益活动为失独家庭送去关爱,党员医生与辖区内失独家庭结对,定期上门提供健康指导服务,不仅拓展了志愿服务新模式,也为医院人文关怀注入了新的内涵。医院曾获“上海市志愿服务先进集体” 、“嘉定区红十字志愿服务基地”等称号。

医务社工部积极探索富有嘉中心特色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模式,相继开展了小组、个案、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工作,挖掘患者潜能,搭建互助平台,加强医患沟通,促进患者康复。与此同时,秉持“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理念,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水平,促进医院人文关怀,传递社会正能量。开展个案服务,对有不良情绪及心理困扰的患者或家属进行需求评估,提供一对一服务。

2017年,医院与北京“芳疗护航白衣天使”项目专业减压团队合作,为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带来芳香呵护服务。这是一项人与人之间近距离 “心灵”陪伴技术,融入音乐、抚触、逻辑导引和视觉影像,利用人类的感知力,开启了一段芳香的奇妙旅程,使人身心得到放松,在芳香中舒缓压力,感受生活美好。

智慧医疗惠百姓

在这个互联网+的时代,医院通过”智慧医疗”和“移动医疗”,不断创新医疗服务模式,大大提高服务效率,有效减少了患者排队次数和等候时间,优化服务流程、保障医疗安全,不断改善百姓就医感受度。

2018年9月,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为龙头,以嘉定区中心医院为主体的“仁济-嘉定医联体”正式签约成立,携手辖区内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形成资源共享、分工协作的管理模式,实现检查结果互认、处方流动互通、服务无缝衔接,让资源与技术“多跑”,让病人少跑,引导更加规范、有序的医疗秩序。

双向转诊是医联体构建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构建成熟高效的双向转诊机制十分必要。与家庭医生签约的住院患者,在出院后的第一时间,签约医生就能知晓其相关住院信息,以便跟进后续的康复治疗,真正实现“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医疗模式,进一步推进和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未来,区中心医院将不断加强与医联体内各级医疗机构的交流,搭建信息管理平台,以居民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为核心,打通信息流通渠道,对患者健康信息进行及时采集和分析,实现信息共享,进一步降低患者诊疗成本,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在区卫生健康委的支持和指导下,医院还会同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优先选用临床一线基本药物的基础上,根据临床地位、药品性价、品牌等因素,遴选出统一的药品目录,随后医院在系统后台制定统一的全区性药品目录库以及相应的用药指导信息,患者扫一扫,便可获取相关用药指导。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方面根据该目录,在系统中将本院的在用药品与其做好对应,另一方面实时调整药品采购品种,以实现医联体内药品目录的上下一体化,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的落实。能把医院管理决策者从繁杂的管理中解脱出来,逐步使医院管理走向现代化、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实现医院管理向低成本、高效率的模式,增强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放射影像诊断中心利用远程诊断、远程会诊、远程教育平台和强大的互联网,架设“云端帮扶平台”,实现了与云南徳钦县人民医院、青海久治县人民医院的互联互通,开创了精准帮扶的新模式。作为分级诊疗新模式,2017年荣获首届“上海医改十大创新举措”提名奖。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为积极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正确引导患者就医,减少线下传播交叉感染的风险,在短短2天时间内,医院便完成了“在线咨询”系统的上线使用,让市民足不出户,就能完成线上免费问诊。

作为区域性医疗中心,“在线咨询”系统同时依托区域内医联体建设,医院在招募本院医疗专家上线接诊的同时,邀请了区域内医联体单位的全科医生共同加入阵营。目前,院内专家涵盖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普外科、内分泌科、妇产科、急诊科、老年病科、康复科、感染科、血液内科、儿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心理科、药剂科、皮肤科等;医联体单位全科医生覆盖嘉定镇街道、安亭镇、真新街道、工业区、马陆镇、徐行镇、华亭镇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信息科与疫情赛跑,通过信息化建设切实保障医院疫情防控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博爱点亮红十字

作为嘉定区红十字医院,医院大力倡导红十字文化建设,努力推进“三救三献”(应急救援、应急救护、人道救助和献血液、献造血干细胞、献人体器官组织)工作。每年“5.8”世界红十字日,医院将当天所得门诊挂号费捐赠给红十字会,用于帮助社会弱势群体:规范医院红十字人道救助基金使用方法,制定了救助金申请表、使用流程、办理办法,为生活困难的患者提供救助,减免部分医疗费用。“携手同行”项目,以“肾友会”形式开启健康讲座、上门指导居家腹透、肾友座谈交流、发放“人道救助金”等;“点亮光明行动”,主要为因白内障及其他眼病致盲的嘉定户籍老人(60岁以上)实施白内障等复明手术。

2017年6月-11月,医院与区红十字会合作承办中国红十字总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项目之一,共开展12期救护员培训,为学员们精心讲解演示,心肺复苏、气道异物梗阻、创伤救护等应急救护技能,提高自救互救能力。通过培训,考核合格率95.8%,613名学员取得红十字救护员证书。

医院每年有医疗专家主动请缨参加援摩、援藏、援滇、援青等对口支援,赴贫困边远地区,开展巡回医疗援助。嘉定区第四批援摩医疗队,更是以精湛的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得到了摩洛哥人民的高度称赞,被国家授予“优秀援外医疗队”称号。眼科主任曹文捷更是六赴青海久治,为当地百姓送去光明和希望。

多年来,医院积极开展器官捐献的宣传、动员、协调工作中,截至目前已完成32例器官捐献,用医者仁爱之心,以红十字博爱之名,为生命的延续架起了一座座美丽的桥梁。

构建医患共同体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医生不能只关注“病”,更要关注生病的“人”,由此应运而生的叙事医学使得医学人文精神得到展现,在生命伦理视野下,更好改善医患关系,激发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改善医患沟通,进而提升医院的服务品质。

一直以来,嘉定区中心医院致力于将医学人文精神落实到日常医疗活动中,并积极推进叙事医学在临床中的实践,通过邀请专家培训、开展叙事伦理查房、举办“医声医述”叙事医学平行病历征文活动,不断将叙事医学的理念植入于临床医护人员心中,使医务人员主动倾听,从叙事的角度关注患者的身、心、灵、社,对患者的病痛产生共情,对医疗行为和过程进行反思,使临床医学更加富有人性、更加充满温情。叙事医学的实施,为紧张的医患关系“松绑”,也使医务人员的职业价值得到更好体现,实现职业精神的升华。

2019年起,医院探索将叙事医学融入伦理查房,由医院伦理委员会联合精神文明委员会、社工、心理咨询师共同实施,在关注医疗质量的同时,更多关注尊重患者、关爱患者,通过综合评价医护人员的医学叙事能力和临床伦理工作,不断优化服务细节,重视并推进临床叙事伦理的学习与实践,转变医务人员固有的临床思维方式,构建医患情感价值共同体,使医学人文关怀真正落实到临床个体上。同年,医院被评为上海市“叙事伦理查房实践基地”。

关爱职工暖民心

职工是医院发展的原动力,关心职工身心健康,把温暖送到职工的心坎上是“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集中体现,是医院持续和谐发展的重要动力。2015年起,医院开始实施“关爱员工行动计划”,以人为本积极构建和谐医院,充分认识关爱职工身心健康的重要意义,同时落实专门责任部门,每年有方案有措施有总结,真心诚意为职工群众办实事,从解决职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带着深厚的感情,持之以恒地开展,切实了解职工所思所想所忧,对症疏导,正确引导,切实解决,消除职工思想负担,使其轻松工作,积极营造团结互助、平等自由、宽松和谐的人文环境。 

(一)停泊“心灵驿站”。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学习任务重,而社会地位并不高,且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在此背景下,医院护理部创办了“心灵驿站”,探索如何更好的关注护士群体的心理状况,帮助护士和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以保障护士群体的身心健康,从而以最佳状态投入工作,保障护理安全,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心灵驿站”每周三上午开展,由护理部主任负责接待各位护士及家属,为他们工作生活上的困难答疑解惑,此项目的亮点是除了关注到护士群体的心理状况外,还同时关注了护士家属的心理健康。该项目采用一对一面询的沟通方式,注重保护来访者隐私,认真倾听每位来访者情况,给大家一个宣泄情绪、释放压力的途径。同时,在心理疏导中以来访者为主体,在给予建议的同时更多的是帮助来访者达到自我认识,自我改善,自我提高的目的。 目前“心灵驿站”已成为我院品牌项目,并在整个嘉定区护理工作会议中进行交流推广。

(二)解密“巴林特”。自2015年起,医院由三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理人员组织开展每季度一次的“巴林特小组”活动,帮助医务人员缓解职业压力。

“我只是问她补液的时候手动了没有,她就站起来将输液袋砸在我胸口!”年轻护士小张(化名)觉得自己很委屈。2017年第一期巴林特小组活动,不同岗位的12名医务人员围绕小张的“委屈”展开讨论。为了更好地还原现场,主持人引导大家进行了补充提问,了解案例细节。随后,小张退出圈外,组员对案例发表了看法和感受,将自己想象成患者、当事护士、旁观者等角色,多角度分析了案例。当案例提供者小张回到小组中时,她说:“释怀了很多,病人似乎也不是原先想的那样不可理喻……”

作为一种聚焦于医患关系的病例讨论形式,巴林特小组让医护人员很好地理解患者的情绪和心理,也帮助医护人员吐出负能量。巴林特并不一定要大家在现场给出具体的建议,但它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让大家用支持、信任、关爱去塑造有人情味的医患关系和人文情感。

(三)享受“快乐吧”。由于医务工作者普遍工作超负荷且工作压力大,2014年起医院工会开展“快乐吧”活动,每季度一次且设定不同主题,内容涉及心理咨询、健康保健、手工作品展示等,先后开展了养生讲座、插花学习、丝巾秀、绘画、烘焙等系列活动,让医务职工舒缓压力、快乐工作,增添生活乐趣。另外开展每季度一次的“精神运动放松训练”,运用多彩丝巾、音乐节奏等方式,让员工身心放松。

(四)关爱“医二代”。为了帮助医务职工解决后顾之忧,更好投入工作,医院工会于每年暑期开设“爱心暑托班”,在给“医二代”们生活照护的同时,开设了许多兴趣活动课,带领他们更好拓展视野,也更近距离地认识爸爸妈妈的工作,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安全、快乐、有意义的假期,陪伴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五)欢聚“兴趣社”。通过自主招募,医院组建了多个兴趣社团,包括“光影空间”摄影社、“嘉偶伊人”旗袍社、“知音”合唱社,以及徒步社、乒乓社、舞蹈社等,截至目前共有500余人报名参加各种社团。多姿多彩的社团活动,在丰富大家业余生活的同时,缓解了压力,陶冶了情操。

此外,医院通过举办“榜样的力量”“无悔为医”“燕尾帽下的誓言”“职场第一课”等专场修身讲堂活动,通过讲述身边人、身边事,引导广大职工立德修身,不断提升职业文化素养,共促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医院文化建设任重而道远,文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将助力医院管理、医疗服务、人文素养迈上新的台阶。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