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医院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让记忆在这里温暖 让音乐在这里飘扬

时间:2021-09-06  来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作者:王慧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下称“广医三院”)又称柔济医院,经历了120余年的历史沉淀。重症医学科,是广东省成立较早、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危重症救治病房,团队先后获得“广东省青年文明号”“广州市优秀护理集体”“广东省五四青年奖章个人”“广州医科大学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

ICU,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是让生命重启的地方,也是距离死亡最近的地方,一扇看似冰冷的大门,将恐惧不安的患者与焦灼忧心的家属隔开,这里的医护人员,成为了患者与家属之间唯一沟通的桥梁。广医三院重症医学团队凝聚“以柔心渡人、为生命续航”的人文服务宗旨,给生命以充分的尊重,在进行医学救治之余,注重对患者和家属的人文关怀。疫情之下,创新探视制度、开展音乐治疗、ICU医护手写日记、武汉抗疫中的ICU人文关怀等方式,抚慰重症患者的心灵,让ICU更有人文的温度。

推行人文医学,做有温度的重症医者

重症医学科从1998年开科起便致力于从病区设置、临床救治、患者非药物治疗措施、团队建设等方面着手努力,为促进患者及家属身心同愈、员工健康成长不懈奋斗。学科带头人王懿春是人文医学的推行者,在医术医德上严于律己,他以身作则,心怀热忱,无论是对危重症病人、还是对科室同事,始终关心照顾,积极人文关怀,带领团队践行重症医者使命。他敢于突破,在面对医疗科研重点难题,不畏困难,重点攻克核心难题。王懿春带领团队以危重症学科发展为抓手、以临床科研转化为突破点、以提高教学水平为支点,全面发展的策略,带领科室团队,争取向建设一流的临床重点专科逐步迈进。

“让每一位危重患者身心健康的转出重症医学科”是王懿春的信念。他以身作则,带领团队奋斗在临床第一线。每天上班第一件事是先去床旁仔细查看、询问患者的情况,给予清醒危重患者耐心和解释、鼓励打气。他积极推动提升临床医疗质量、科研水平,积极开展各项临床比赛、学术活动、技能评选和活动。

病房分区设置,优化探视制度,将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缺乏家人的陪伴、仪器报警声、抢救时惊心动魄是ICU里的常态,这对清醒患者而言无疑是深深的心理创伤。为减轻清醒患者的恐惧,团队在全国率先设置危重与危重康复期患者分区,设立重症监护病房及重症康复病房,便于患者的治疗与护理。重症康复病房配置康复治疗车及康复器械,有效提高重症患者早期康复的成功率。

优化完善探视制度及流程。疫情发生前,允许家属床边探视,每日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病情,沟通治疗方案;疫情防控要求停止探视,主动给患者家属致电讲解病情;疫情常态化期间,增设四台视频探视设备及对讲系统,丰富患者及家属沟通方式,缓解患者及其家属的不安和思念之苦。

打造良好放松的探视交谈环境,设立候诊区,完善便民措施,提供温馨清晰的指示标语及详细的流程。为减轻家属对重症监护室的恐惧及担心,在探视区间上墙常见疾病知识科普以及患者治接受疗的漫画图,简洁易懂,易于接受。落实入院宣教,科室免费提供轮椅、微波炉、吹风机等给患者使用。设置患者家属留言墙及患者风采墙。张贴患者治疗日常及康复锻炼的照片,定时更换,给予患者及家属信心支持,缓解家属等待时的焦虑。

设立医务社工工作室,为有需要社会经济支持的危重患者家庭推广医院“重症孕产妇及重症新生儿”柔济基金或者转介医务社工提供社会组织支持,为患者解决一定的经济问题。

神经音乐康复治疗、ICU叙事日记,拓宽人文关怀打开新方式

为减少危重症患者ICU后延迟性心因性反应、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发生,团队开展国内首创的“危重孕产妇神经音乐康复治疗”,将早期神经康复与音乐治疗结合,增加康复的趣味和多样性。聘请专业音乐治疗师,组建柔济重症音乐治疗团队,定期培训考核团队成员。购置敲打、叩击、按键乐器,增设思维认知锻炼器材。评估病人不同的恢复情况选择对应级别的早期神经音乐康复治疗,提高患者参与早期康复的热情及积极性,备受患者喜爱。

一次,一位剖宫产术中突发心脏骤停抢救回来的产妇转入ICU,但由于疾病影响生活无法自理、智商退化与学龄儿童无异。团队为其制定专属的神经音乐治疗计划,经过52天的精准干预及护理,她从头面部、躯干抽搐、呼之不应、四肢瘫软的状态到肢体可控、独立站立行走、对答切题、主动和人沟通、吃粥喝水无呛咳的状态,人文关怀在其中的重要必不可少。

另一位蛛网膜下腔、右侧颞叶出血的产妇,治疗的第二天启动神经康复音乐治疗。仅用18天,患者的运动、认知功能从丧失到恢复自理。出院时她说“在这里的经历,与我理解的重症监护室很不一样,感觉很亲切,像家人一样……”

为减少ICU综合征的发生,护理团队同时创新ICU叙事日记,分阶段、多角度为患者撰写治疗日记。从医护人员、患者家属及患者本人三个维度为患者书写专属彩色日记,帮助危重患者及家属降低焦虑、抑郁发生,至今,已为180多位患者撰写,超百名医护参与其中,此项目被人民日报健康时报作为人文护理典型案例进行报道。

逆行武汉,让疫情之中的ICU充满人文关怀

2020年武汉疫情形势严峻,团队骨干高元妹主任医师、毕赐成和段业英护士主动请缨,驰援武汉协和西院区ICU,全力参与救治工作,期间始终坚持人文关怀。突发的公共卫生传染疾病,患者内心必然充满焦虑与恐惧,体悟患者的痛苦和情绪,给予患者更多鼓励和人文关怀,是建立医患之间信任的最好桥梁。高元妹每次查房的时候,都会握住他们的手安抚,让患者感受到被关注、被关心,耐心询问患者感受,每一个治疗步骤都不厌其烦地与患者解释、沟通。无论工作多晚结束,高元妹都坚持和每一个她负责的患者家属沟通,宽慰家属的忧心与牵挂。一位80岁的危重老人生日,高元妹联系患者女儿录了一段祝福语在舱内放给他听,这位感染性休克、插管上机昏迷中的老人听着女儿的声音,竟清醒过来。

护士毕赐成护理的一位年轻女性,转入ICU后就一直在“闹情绪”,不配合治疗甚至擅自把吸氧的设备拔掉,他开导患者同时联系患者家人,家人将叮嘱的话语写在纸上,这份“贴心”的关怀让患者放下戒备与恐惧,配合医护治疗。

浓浓的人文关怀之下,团队与患者及家属建立深厚的情谊。一位成功转出ICU患者的女儿通过短信写下千字感谢信,而另一位患者的女儿手写感谢信辗转送到高元妹手中,以表达“救命之恩”。高元妹在完成援鄂任务返粤时,许多出院的病人和家属纷纷自发到医院、驻地甚至机场为她送行,临别时,患者女儿感动地说道:“高主任,我一定要来见见你,没有你,我可能就没有妈妈了。”这感人的一幕被中央电视台记录了下来,并登上微博热搜榜,感动无数网友。

科室人文管理:关心职工身心,与职工同成长共成才

科室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各类型临床技能及知识比赛及文艺比赛,如青年讲党史、青年科普能力大赛、医疗护理岗位创新技能大赛、“综合病例下站点式”比赛、急救技能大赛、职工文艺汇演及演讲比赛等,提升员工的综合素养。

科室关注员工身心健康及感受。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对于每位外派参与高风险区核酸采集、支援兄弟医院的同事,王懿春主任定时电话问候每一位员工,主动为员工解决工作及生活的困难。科室定期组织羽毛球比赛、职工登山活动、春节茶话会等活动,让科室职工在繁忙的工作之余,享受休闲轻松的业余生活。

科室重视员工的人文关怀培养,关心重视每一位员工的发展成才。每年定期组织新入职员工参与人文课程学习,加强人文关怀素质的教育。设立科室的继续教育经费,每年定期派遣科室人员外出参与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临床知识技能及自我修养,建立培养人才梯队。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