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品牌医院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画传情以人为本

时间:2021-09-14  来源: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作者:张潇丹

医护手绘 

你以为他们只是普通的医护人员吗?

……

不,他们是会画画的医护人员!

可别小看画画这项技能~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用特殊的方式

用这项可爱的小技能

帮助了很多特别的患者了哦~

1、以患者为中心,加强人文管理,构建医患命运共同体

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文明行医,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做弘扬良好医德医风的表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恪尽职守。为解决病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科室强化行风建设,对科室人员提出了以下要求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1、强化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科室病案讨论、重大手术报告制度,抓好“三基三严”训练和三级医师查房制度,提高疑难病例的诊疗水平。2、规范收费,减轻患者负担。科室成立了医保核查小组,常态化核查住院患者的费用清单,杜绝不合理、不正规收费以及漏费等问题的出现。3、拒收红包,医德医风记录制度。科室医护人员在收到红包都会在专门的科室管理人员处登记,以缴纳住院费用形式返还病人,在年终评优中医德记录是重要的参考条件。4、成立健康教育小组,绘制患者门诊预约流程图,并根据疫情防控要求定期更新;每周进行针对患者及家属的健康知识讲座,普及健康知识,提升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5、成立行风小组,每个月采用“问卷星”的形式对在院患者进行线上调研,准确掌握患者在住院期间的满意度,不断改进,以期为患者提供更为优质的医疗护理服务。

通过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了科室安全稳步发展,通过“人性化服务设计”,建设人文科室,以人文理念关爱患者,党员带头周末看病人、查房,开展为特殊患者换药、查体的活动,增加了医患之间的感情,减少了医患矛盾。每月召开病员座谈会,加强出院患者随访,每2周安排专人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随访,及时跟进问题,每月汇总分析,提升患者满意率,指导康复期患者使用预约诊疗方式复诊。2020年,患者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8%以上,全年受表扬达1494多人次,退红包数:人民币达84066元;全年无服务有效投诉;及时更新了科室文化长廊及党支部党建园地,为患者提供方便、舒适、安全、科学的优质服务平台。

2、强基固本,深入人文理念,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

提升服务能力,增强服务意识。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学科的发展,普通外科积极推进胃肠肿瘤和腹膜后肿瘤的多学科专家组治疗模式(MDT),遵循专科指南,规范胃肠肿瘤等的外科治疗模式,采用快速康复外科的管理理念,促进术后患者康复;术后腹腔热灌注化疗,提高了肿瘤的治疗效果。科室全体医务人员团结协作,精益求精,旨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护理质量,更好的为广大患者服务。近年来开展的腹部外科微创手术技术持续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如:腹腔镜胃癌根治术,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达芬奇机器人胃肠道肿瘤根治术,NOSES术,经肛门内镜手术治疗早期直肠癌,腹腔镜疝修补术等。在确保疗效的前提下使手术创伤更小,出血量更少,术后恢复更快、病人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定期更新医院官网、智慧好医院APP的科室及医生简介、门诊时间等信息,为患者提供最新的专家信息,明确就诊方向。

深入人文意识,提升患者就医满意度。在我院率先提出“人文换药”“人文查体”理念,培养医护人员,特别是进修生、规培生、实习生的“人文换药”意识,冬天查体时,每一位医生都会用自己的双手捂暖听诊器;在楼道遇到手术后下床活动的患者都叮嘱、关心患者的情况;在换药床上,都会主动的伸手协助患者躺下和坐起,每一个细微的动作,都体现出医者仁心,减轻腹部疼痛。在教学认证过程中,我科代表外科学系进行换药操作,“人文换药”理念受到认证专家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乔莉娜总护士长在“礼赞祖国”国家级医学人文学术会议上代表医院作大会发言,分享“人文换药”理念,传播医院文化。

提出“五全”护理管理模式,即针对造口患者进行全人、全家、全护、全面、全程护理。肠造口术后,安排专门的造口专科护士进行首次造口护理,帮助患者及家属“触摸”造口,消除恐惧心理,正确看待造口问题,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更换造口袋。每周一下午,针对住院造口患者进行造口护理知识宣教,提升患者的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鼓励患者之间进行交流,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以积极的心态回归社会;每周四下午,进行围手术期营养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在手术前后如何正确饮食,将快速康复理念深入到临床工作中。录制造口系列健康宣教视频,内容包括造口袋选择及更换、饮食、旅游、沐浴等方面,并将相关视频上传在科室官方微信公众号供患者随时进行观看;建立造口患者微信关爱群,群内造口患者达460余人,推出《造口百问》新媒体教育方式,每天以一个小知识问答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且24小时为患者答疑解惑,问题较小者在线上进行解决,问题较重者指导患者根据造口门诊时间就诊,并绘制了造口门诊预约就诊流程图,方便患者就诊。对于省外造口患者,出现造口问题不能及时到西安就诊时,科室将联系距患者最近医院里的国际造口治疗师,为该患者提供造口护理服务,目前西安国际造口治疗师学校已开办九期,共培养来自全国28个省市的203位国际造口治疗师。建立造口患者档案,定期随访,持续跟踪患者的造口情况。每年定期举办造口联谊会,加强医护患之间的沟通交流,解决患者造口护理问题,促进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

积极组织科室人员参与医院蒲公英志愿者服务队,促使青年待人接物更加文明礼貌。热心公益活动,坚持“走出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学校”。每年11月29日,开展义诊活动并举办不同形式的胃癌关爱科普宣传公益活动,普及胃癌防治知识。每年在济民养老院进行义诊活动,为长期卧床的压疮患者换药,指导院内护理人员常规预防压疮相关知识,并获得“爱心公益单位”等荣誉。走进孤儿院、造口人家庭看望造口人,关心造口人的生活。张素青、聂卫红等数名护士定期参加邓景元医生团队活动,进行社区义诊以及健康宣教。走进交大二附中,普及急救知识。

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六十余年来,我们始终不忘教学医院的使命和责任,注重基层培训与技术推广,通过举办学术会议、学习班、研讨会、专题讲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通过“请上来+走下去”模式,无私地向基层和兄弟单位传授现有的, 已成熟开展的技术,及时传达推广本专业最近的指南更新,身体力行、手把手的演示和帮带规范化手术操作步骤。科室教授、年轻医生积极响应医院政策,轮流下乡支援分院工作,为分院的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陈进才教授2015年8月赴西藏阿里地区最艰苦地区狮泉河镇进行医疗支援一年。2019年,组织胃肠专家深入宝鸡市中心医院、安康市汉滨区第一医院、榆林市第二医院、汉中市铁路中心医院等进行技术推广,建立帮扶协作关系等,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服务质量,服务广大的社会群众。2021年,组织举办中国胃肠NOSES百场公益系列学术活动(陕西站),分别在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富平县医院、延安大学附属医院举办学术讲座,专家义诊、教学查房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高基层医院服务能力,惠及社会。

3、白衣执甲,聚力两地三线,服务社会惠及千万家

生命重于泰山,疫情就是命令,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普通外科党支部以“疫”为令,全面贯彻落实“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防控要求,夯实支部战斗堡垒力量,支部党员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樊林副主任、陈妮护理师、高向楠护理师积极请愿,成为我院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队员,樊林副主任、高向楠护理师在火线入党,壮大支部力量;赵朋伟、李超、杨魁、仇广林、王炜、崔飞博等支援院内发热门诊工作。他们都在一线的各个岗位贡献着自己的力量。科室也在为抗疫一线职工提供后勤保障服务,多次慰问职工家庭,为前线职工家庭送蔬菜、水果等,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科室临床工作紧密围绕院党委任务部署,设立专人进行门禁管理,每天查房、学习医院下发的指示文件,备用单间隔离病房,全员防护培训,进行院级突击应急演练,制定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诊治流程及实施方案等。

疫情期间,由孙学军主任、乔莉娜护士长、金鲜珍护士长、廖春艳护士长等进行线上健康宣教活动,内容主要包括造口护理建议、PICC维护周期和就诊建议等。孙学军主任疫情期间,尤其重视血液内科伤口护理问题,医护合作,弹性排班,由住院总医师、造口治疗师、伤口治疗师等进行伤口会诊换药,精心照护,减轻患者痛苦。并由此案例精心改编的《最美守护天使》,荣获全国医院人文管理路演大赛“年度人文百强奖”。赵朋伟护理师创作手卫生、佩戴口罩、咳嗽礼仪、自制口罩等科普作品被广泛应用于车站、高铁站、地铁站、等公共场所,并参与《西安交通大学新冠病毒感染师生防护手册》的插画设计,指导师生正确进行防护。赵朋伟护理师参加了由《中国医学伦理学》杂志主办的“万众一心战疫情,人文关怀在践行”会议并接受采访,将疫情一线的所见所闻所感借用漫画的形式表达出来,体现疫情期间医院及科室对一线职工的关心和照顾,传播来自科室、来自医院、来自社会的抗疫正能量。新冠肺炎疫情期间,28位党员自愿捐款,共计1164元;23位年轻医务人员参加门诊志愿者活动,为支部党建、团建工作增光添彩。

4、关爱职工,搭建发展平台,增强医护团队凝聚力

加强对科室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领导与支持,构筑起密切联系职工群众和青年人才的桥梁和纽带。“健康中国”要做到防治结合、预防为主。多年来,为保障职工身体健康,坚持每月为职工测量血压。在积极工作的同时,照顾“老、弱、病”职工,适当减轻高年资职工、孕期职工、生病职工的工作压力,打造“职工之家”“学习室”,为职工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休息环境;每逢佳节,在支部党委、团委带领下探望离退休老教授,每年年终总结,请老教授回科室指导工作。慰问工勤人员,解决他们生活中的不时之需。对怀孕同事工作中的不便伸出援手,对患有重病的同事大家不约而同自发进行捐款,这些都是普外团队每一位成员对这个大家庭的无限的爱。每季度举办“职工集体生日”、集体组织医师节、护士节等节日活动。积极组织科室职工参加医院文体活动,如歌咏比赛、运动会、趣味比赛等。党政工团联合举办主题为“立足岗位 彰显专业”的“医护联合造口治疗护理手帐竞赛”,把组织的温暖送到了员工的心坎上,调动了全体医护人员立足岗位建功立业的积极性,促进医护合作,培养医护感情,提升专业技能,增强社会责任感。

制定青年人才培养计划,为青年提供对外交流平台,派青年医生护士外出进修学习。立足青年的成长成才和全体人员的共同进步,不断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研究,对青年职工进行科研培训,提倡和鼓励大家广泛学习专业知识,提高整体素质。制定绩效考核奖励机制,激励年轻医生积极申报国科金、省基金、院基金等项目,以及西北赛区乃至全国病例演讲、手术视频比赛,多年来在各类比赛中斩获佳绩,超额完成医院下发的目标任务。对于新入科的医生、护士,分配一对一导师,指导他们的工作和学习,帮助更好的成长。为进一步在科室营造科研氛围,激发青年学习的热情,科室定期举办护理科研沙龙,成立了英语学习小组,与实践相结合,每天坚持用英语进行护理晨交班。自编自导自演的英语情景剧《普通外科护士的一天》,使大家的英语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接待外宾时,科室成员都能顺畅交流,樊慧护士担任造口学校外籍教师授课翻译,使普通外科形象闪耀出了新的亮点。

建设中心文化,增加科室团队的凝聚力。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例如户外拓展,不断激发青年骨干的开拓进取精神,加强科室团队文化建设。每季度组织青年人员召开时政或思想教育学习交流活动,以加强青年思想教育引领。人性化管理,使大家在一个愉快的环境里工作,良好的氛围使在科室学习和进修的医生护士都赞不绝口。

二、人文典型案例

案例1  人文创新案例

案例简介:俞利青(化名)为我院血液内科一名患者,2年前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晚期,目前行化疗,反应不是很好,家属期望值比较高。患者右下腹大面积溃烂,有肠液流出,不断刺激伤口,加重患者痛苦。血液内科要求我科国际伤口造口治疗师进行伤口会诊,受到了我科主任的高度重视,立即召集我院伤口治疗师团队进行病例讨论,制定护理方案,疫情期间弹性排班进行回访,科学管理伤口,减轻患者痛苦。刚开始,看到妻子疼痛不堪的面容,伤口的进一步扩大,王先生(化名)对病房里的医护人员极其挑剔,态度恶劣。经过国际造口治疗师及全体医护人员的精心照护,王先生的就医态度较前转变,并向医护人员致歉。交大一附院施秉银院长也亲自走进病区,查看俞利青的病情,并鼓励她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一个月后,俞利青离世,王先生回到医院办理手续的时候见到了往日会诊的国际造口治疗师凡老师(化名),向她深深地三鞠躬表示感谢,并将剩余地造口、伤口护理用品全部送给了普通外科,希望能帮到更多需要帮助地人,将这份爱延续下去。

案例2  人文创新案例  

案例简介:为了响应陕西省总工会和我院工会 “岗位大练兵,建功新时代”的号召,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普通外科党政工团联合策划了主题为“立足岗位 彰显专业”的“医护联合造口治疗护理手账竞赛”活动,此活动旨在激励医护人员立足岗位,提升专业技能,更好的为患者服务,为我院“双一流”建设和“冲 A”目标任务的实现奋力拼搏、建功立业。

本次手帐比赛从前期策划、LOGO及模板设计、病例选择、照片收集及打印等过程,每组人员精诚合作,投入其中,大家利用休息时间绘图、手写,共同完成手帐的制作,每份作品都凝聚力团队的智慧。活动于2019年10月30日上午9时40分住院部12层教室举行,大家一进入活动现场,就被20多本手帐深深的吸引了,绘图精美,色彩绚丽,体现专业,有机器人造口手术,有3D立体图形,有各类造口的治疗护理过程及收获!首先由两组选手进行手帐展示。投票环节,由每位来宾手持5朵小红花贴在自己心仪的手账本上,各代表队争相介绍自己的手帐特色并进行拉票,整个过程欢快活泼、其乐融融。此次竞赛形式的独特性、创新性、观赏性让人耳目一新。赛后,我们将参赛作品展示给造口患者,以别样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缓解患者视觉上的冲击,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更有患者看完造口手帐后,说“这么严重的并发症都能恢复好,有这样一支专业团队在为我们术后的生活做着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

本次活动先后被学习强国、三秦网、今日头条、搜狐视频、新浪网、腾讯网、陕西传媒等网络媒体报道,同时受到陕西省总工会教科文卫体部门工会陈鹏副主席以及院党委冯广林副书记的一致好评!

案例3  人文风尚案例

“方寸之间显身手”,精准“抽丝剥茧”

案例简介:复杂腹膜后肿瘤的一个重大手术难点是肿瘤毗邻解剖结构复杂,通常累及腹部大血管及重要脏器,手术风险高。国内能成功实施此类手术的医院及医生相对较少。自2017年3月至今,普通外科王曙逢教授团队不断将新医疗、新技术带入腹膜后肿瘤的诊治过程中,建立常态化MDT协作组。通过应用三维可视化技术、3D打印技术和混合现实技术导航手术,将计算机绘制的虚拟图像与外科技术完美结合,从而不断攻克复杂腹膜后肿瘤高难度手术。截至目前,王曙逢教授团队凭借稳健的手术操作、扎实的外科技术、过硬的心理素质以及准确的判断,成功完成百余例复杂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2019年,在外打工的小张体检时发现腹腔内长了一个大肿块,当地医院评估病情后束手无策,转院至西安交大一附院。王曙逢教授在全面评估和风险判断的基础上,打算运用一项新技术——腹膜后肿瘤三维可视化重建和混合现实MR技术获取肿瘤和血管的精确空间解剖关系,为手术关键步骤提供直观的实时导航,实时引导重要血管的分离和肿瘤病灶的切除。可是,小张家境贫困,为了来西安看病已经借债筹钱,无力承担使用腹膜后肿瘤三维可视化重建和混合现实MR技术的费用。如果手术规划基于CT等传统的平面影像资料,肿瘤毗邻的复杂解剖结构直观性不强,缺乏空间立体感,手术风险极高。王曙逢教授说“小伙子太年轻了,为了他的安全,为了手术的成功,为了他的愈后,这笔必要的新技术成本花销,最后我们决定由自己的团队来承担。”通过导航技术的辅助,经历了9个小时的奋战,手术成功了!在手术中,肿瘤周围所有的血管都被精细解剖,除了渗血外出血不多,整个肿块完整切除,大大降低了术后肿瘤复发的风险。术后经过普通外科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小张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小张父亲满含泪光的眼里充满了感激,他说:“知道娃的病吓坏了,家里经济又比较困难,非常感谢医院给减免了这部分费用,手术也成功了,现在我可以放心了。”

我院复杂腹膜后肿瘤团队在王曙逢教授的带领下,综合治疗优势凸显,交大一附院在西北地区乃至全国的影响力逐步攀升,有很多患者慕名而来,大家都尊称他为“3D教授”,更有很多患者请他到家里做客,以表感激之情。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