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优秀案例

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构建中的人文实践

时间:2021-08-17  来源:山西省社会福利精神康宁医院  作者:宋乃云

老年精神障碍是一种发生于老年期(≧60周岁)的慢性进行性心理问题,患者在情绪、行为、认知等方面会发生改变,可伴随痛苦体验和(或)功能紊乱,生活质量普遍严重下降。有研究表明,老年精神障碍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老年人精神健康正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精神卫生工作,不断出台系列政策措施,完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的构建,作为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意义重大,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研究,顺应社会发展,满足时代需求。因此,我院结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实际情况,通过科学研究,构建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并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一系列人文实践并取得明显成效,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幸福度和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提升。现将开展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运行模式简介

(一) 建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组织结构

成立工作机构,明确工作职责。根据医院规模、老年服务工作开展情况实施院、科两级责任制,院级配备专/兼职督导人员,指导临床一线老年服务工作并实施,加强重点环节监控,评估实施成效,持续巩固服务成效。科级配备专/兼职行政人员(一般为科室护士长),协调相关工作事务,了解掌握并上报相关信息。督导人员应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中级及以上职称,从事精神科医疗或护理工作10年以上。服务实施人员应具备大专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及以上职称,从事精神科医疗或护理工作5年以上且均接受严格的一致性培训(达98%以上)。我院成立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组织结构,办公地点设在护理部,负责服务计划的制定、服务过程的质量把控、资料的整理与收集等。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小组由荣军疗养区、老年精神病科各4名成员(1名护士长,1名医师,2名护士)组成,两位病区护士长主要负责制定服务内容,主治医师负责与责任护士从不同侧重点对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及治疗护理要点进行讲解,最大程度取得患者配合,提高依从性。两名护士在充分掌握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前提下,负责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日常管理,除进行强化健康宣教(每周2次以上)以外,还需以提高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灵性为核心,帮助寻找生命价值、鼓励参与社交互动、陪伴亲近自然、树立积极心态等,让人文的气息渗透到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的内涵深处。

(二)科学构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模型

我院在查阅文献、院外学习、专家会议的基础上,对在院的90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运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和自行设计的基本情况调查问卷进行基线调查,了解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和幸福度,Logistic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显著相关,这为制定提升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服务举措提供了重要依据。灵性是护理实践的基石,解决患者现存或潜在的灵性问题是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的首选项。而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精神健康和精力等方面问题都属于灵性问题的范畴,因此,通过评估、分析、访谈,在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进行综合掌握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以提高患者灵性为核心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在体系中,我们针对影响因素制定了相对完善的干预措施,如辅助改善认知促进精神健康、针对具体问题做好健康宣教、强化正性引导鼓励参与社交、指导功能锻炼室外康复活动、消除负面情绪激发内在活力、坚持药物治疗减少并发症状、注重慢病管理减轻躯体疼痛、实施全人照护补充医疗不足等,力求从人文的角度最大程度地帮助患者解除灵性困扰、寻找生命价值、促进与他人和自然互动,最终树立积极心态,实现超越自我。

(三)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人文体系框架

图片1.png

二、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

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的构建完善与高效运行是紧密衔接、相辅相成的。

(一)完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人文的基本构想

一是对医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体系进行结构的精简与优化,权责明确,避免职能交叉;二是完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相关制度、流程、标准的制定机制,如针对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反馈、干预以及管理等机制;三是提高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管理水平,提升生活质量服务体系的运转性能,最大程度地提升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人文服务水平。

(二)确保生活质量服务体系高效运行性能人文的三个层面

一是遵从构建原则,优化组织结构,完善服务系统,提升监管效能;二是优化相关制度,明确统一标准,精简繁杂流程,减少服务盲区;三是建立体系模型,提出具体方案,结合工作实际,确保科学可行。我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的构建原则主要包括可行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可及性原则。为使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能够良好运转,医院一是成立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小组,小组每位成员虽分工明确,但各有侧重,注重协作互助,时时互通有无,结构精干,在避免职能交叉的同时,节约了人力资源。二是考虑到精神卫生工作及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提升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并不是单一的独立性工作,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加强政策支持力度,强化服务实施人员的针对性培训,提升专业技能,以满足服务需求。三是加强对重点环节、关键细节的督导、检查和管理,制定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流程》,护理部整体把控服务质量,督导检查落实情况,护士长检点措施清单,小组护士负责具体落实,建立了一条包括制度保障、流程具体、措施落实、督导检查、问题反馈、分析整改、持续完善的体系运行机制,确保体系运行顺畅。

三、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服务体系人文的实践成效。

整体护理强调生理、心理、社会、灵性4个层面的整合。灵性可以赋予生命的目的与意义,引导人类价值取向并帮助实现自我超越。老年精神障碍患者都有着严重的心理障碍,其认知、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均可出现持久而明显的异常,建立在心理和情感之上的灵性存在很大的缺陷。在体系构建过程中,为确保掌握生活质量影响因素分析的全面性,对入组患者进行了半结构式访谈,80%以上的患者主诉中出现“我感到很孤单”、“我觉得被遗弃了”、“没有人理解我”等灵性问题,说明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普遍存在灵性缺失。而在应用以提升灵性为核心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人文体系对患者进行干预后,在老年精神病科和荣军疗养区经常能够看到护士在认真倾听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回顾讲述生命历程中的故事,并且能够准确捕捉和挖掘这些故事中具有生命目的与意义的闪光点,被用以肯定患者的人生价值,作为精神的支撑点,从而唤醒其生命活力。我们还能看到在护士的带领下,老年精神障碍患者跟着音乐做缓慢版的乐眠操、八段锦,参加工娱活动的老年患者坐在花园式的康复中心长廊上,用心聆听鸟鸣声和喷泉的流水声,在缓慢流淌的轻音乐中感受并亲近着大自然中的一花一草一树,缺失的灵性逐渐凝聚、回笼。此外,护士通过公共微信、电话的形式,同时抓住家属探视的机会,加强与家属的沟通,为患者争取更多的来自于亲人和朋友的支持,患者在意的人每多探视一次,或者每多打一个电话,都能明显地感觉到患者挂在脸上的笑容明显增多,其内心得到极大的满足。通过体系干预前后的实证研究和数据对比分析结果也进一步说明以提升灵性为核心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可以明显促进患者生理机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以及幸福度的改善,能够较大程度地弥补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由于精神疾病而缺失的灵性,帮助患者重获生命的动力和希望,树立追求幸福的积极心态,进而全力配合治疗,积极主动服药,努力参与社交,更加注重锻炼,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可以说,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是我们送给患者最好的礼物,体现的是最美的人文。

总之,以提升灵性为核心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不仅实现了老年患者管理组织结构的职能优化,使团队的执行力和服务效能得到有效提升,而且实现了患者生活质量管理工作的系统化,统一了工作流程,减少或避免了多流程、多标准而造成的交叉、冲突、重叠等问题。同时在基础护理、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等常规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了服务效果监测的持续性和动态化。通过优化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的相关服务制度、流程、标准,建立更加完善、标准、系统化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了老年精神障碍患者幸福度,提高了生活质量。而由于新冠疫情和科研条件的限制,我院仅初步完成了住院老年精神障碍患者生活质量服务体系的构建,如何将国家政策体系、社区服务体系与住院服务体系进行科学联动,实现健康效益最大化,为老年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更加全面优质的品质服务,将精神科的老年护理人文发挥到极致,是我们下一步要思考、研究和完善的内容。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