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上海交大医学院:留下了不忘初心、精彩而难忘的毕业故事

时间:2021-07-08  来源:《健康报》记者  作者:胡德荣

7月,当毕业季遇上建党百年,本来就十分精致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愈发美丽漂亮了。在老红楼下、懿德楼前、喷水池畔,身穿赭彤红博士服、天空蓝硕士服和闪亮黑学士服的2021届的2253名毕业生,个个都兴奋极了,合影留念、依依话别……其中有很多毕业生在院党委宣传部和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举办的活动中,留下了他们不忘初心、精彩而难忘的毕业故事。

0708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范先群(1).JPG

群(1).JPG

“作为一名党员,我不断鞭策锤炼自己” 

  “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陆续开放,儿科医生显得越来越重要,却被很多人‘避如蛇蝎’。社会上关于‘儿科又苦又累’‘小儿科没价值’‘回报率低’等等负面评论层出不穷。每当被问及选择儿科的初衷时,我总是笑着说:‘因为守护,更是因为热爱。’”2021届临床五年制(儿科方向)毕业生王海娃说。

“我小时候体弱多病,是医院的常客,正是在许多人的守护下,让我可以无忧无虑地成长。每当看着孩子们稚嫩的脸庞,我总会想象他们未来的样子,现在我长大了,是时候轮到我来守护孩子们了。梦想的种子由此生根发芽,所以在高考结束后,面对上海交大医学院众多的专业选择,我以第一志愿填报了儿科专业。我想给儿科一次机会,也给我自己一次机会。果然,五年的时间证明,我的选择非常正确!”

“我始终不忘初心,笃志好学,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并成功获得直博资格,还两度蝉联国家奖学金,荣获上海市优秀毕业生等数十项荣誉。”  

王海娃说:“学习之余,我积极参加志愿服务,用温暖拥抱世界。从中共一大会址‘国旗下成长’的领队到进博会工作人员心肺复苏的培训员,从上海马拉松大赛到金山铁人三项,从上海自然博物馆再到爱心家教,到处可以见到我服务的身影。大学期间,我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超过600小时。在‘六一’儿童节,当我穿着白大褂走进病房、为孩子们带去节日的喜悦与温暖时,有个小姑娘突然拉着我说:‘医生姐姐,我也想成为像你这样的人!’这句话至今仍在深深地鼓舞着我,原来我也可以凭借着自己的努力,给他人带来正能量。今后我将继续努力,将自身所学付诸实践,更好地服务他人、回馈社会。”  

“作为一名党员,我不断鞭策锤炼自己,注重思想建设,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奔赴江西刘公庙中学支教时,我了解到儿童意外伤害事件发生率高达46.5%,特地开设了关于日常急救的相关课程,希望能提高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伤害事件的发生。”    

王海娃还说:“我关心学院发展,热心学生工作,积极为同学们服务。从班级临时召集人到学习委员,从青志队到文体部,从优秀军训小班长到2017级军训副指导员,在从事学生工作的过程中,我收获了友谊、欢笑,更收获了成长。在担任上海交通大学新华临床医学院学生会执行主席后,我组织编纂院刊《42℃》,举办‘战疫杯’‘医路医新’‘红与白’‘致敬逆行者’等一系列品牌活动,为丰富校园文化贡献力量。”

陈轩祎是2021届临床医学五年制(英文班)毕业生。“5年前,怀着服务社会的初心,我踏上学医这条路。然而,学医并不像传言中那么枯燥乏味,我惊喜地发现医学知识比我想象中的有趣得多,总能令我如痴如醉。上课时,我喜欢坐在教室的第一排,因为这样可以和老师最近距离地交流,最清晰地听到老师的声音;夜晚,我习惯在自习室温习当日的课程,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使我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学有余力的前提下,我参加了医学院家教部勤工助学活动,5年来,我未依靠家里,而是选择用自己的劳动来支持学业。”    

陈轩祎说:“如果说专业知识是支撑我脚踏实地的坚实土壤,那么科学研究则是我一直以来仰望的星光、追求的梦想。从实验室的细菌培养,到临床上病人的随访统计,我慢慢地体会到科研的魅力所在。令人欣慰的是,我们申报的大创项目被评选为医学院重点项目,社会实践项目也获得校级社会实践大赛一等奖。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远行,是我能想到最诗意、最浪漫的生活。”  

“我想,老师们不辞辛苦地教授我们治病救人的医学知识和本领,当我们学有所成后,也绝不能独善其身,饮水而忘思源。因此,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一直尽自己的所学来服务同学、反哺社会。在一次为自闭症儿童做运动训练的公益服务中,我充分感受到医学生的责任与使命:我们懂医学知识,能够为病人群体提供更专业的志愿服务。始于热情,继于责任,五年来,我累计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超过200小时,无偿献血累计1600毫升。疫情期间,交大医学院有无数逆行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前辈师长,让我深受感动。于是,我以他们为榜样,主动报名家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志愿者,为疫情防控贡献自己的力量。在校园里,我先后任职医学院本科生团学联、仁济学联编辑部部长团,负责官方微信公众号‘卢小团’‘仁济团学联’的运营,组织策划‘医缕微风’微信公众号大赛等活动。一路走来,我承担的岗位纷繁多样,但那份全力以赴的担当和赤诚纯粹的初心却始终无改。”    

陈轩祎还说:“在临床实习过程中,我了解到特应性皮炎发病率很高,可能会给患者留下一辈子的心理隐患。因此,在研究生推免时,我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皮肤科。附属新华医院的姚志荣教授告诉我,皮肤科绝不是外行看来的简单轻松,光是常见疾病大大小小就有几千种,临床诊断更需观蛛丝马迹,极其考验医生的临床思维,需要长久的临床沉淀方成火候。姚教授的话深深地激励了我,也使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专业选择。在夏令营过后,我非常荣幸地被选入‘2021年博士生致远荣誉计划’,在交医继续我的下一个五年生涯。”  

“中国国歌响彻罗马上空,周围邻居纷纷鼓掌致意”

 2021届儿科学硕士毕业生林剑菲说:“2018年的夏天,我来到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开始了为期三年的硕士学习生活。基于课题需求,我在发育行为儿科参与江帆教授课题组出生队列的随访工作,负责对入组的儿童进行每个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评估。于是,我有幸参与到一些‘成长’,也见证了自己的成长。”  

“基于临床研究数据的积累,硕士期间我发表了课题相关的SCI综述和论著各一篇,总影响因子10余分。在课题组的支持下,我参与了国内的一系列学术交流,进行大会发言两次。在科研之余,我努力发挥个人所长,积极参与科普活动,在首届‘蒲公英杯’儿童健康科普大赛中获得第一名。2019年,我有幸代表儿中心参加了全国医院擂台赛,对医院的人工智能门诊服务项目进行汇报展示,并在‘远程医疗和智慧医院建设’主题中获得全国金奖案例。这些经历使我对交医、对儿中心有了更强烈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林剑菲说:“2021年的夏天,我即将硕士毕业,当初随访的第一个小朋友也快满三岁了。在儿科领域,我还是一个‘小朋友’,就像我曾经随访过的这些孩子们一样。很感谢交医和儿中心,让我能够有机会经历这一段‘成长中的成长’。都说‘患者是医生最好的老师’,感谢这些小朋友赋予了我临床学习中最宝贵的经验和最坚实的力量。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希望能够一直陪伴这些小朋友,一起快乐成长。”

2021届妇产科学硕士毕业生陈慧汐说:“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初中时偶然读到林巧稚医生自传,被这位‘万婴之母’的传奇而温暖的一生所震撼,从此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想要成为一名妇产科医生的念头悄然发芽,并茁壮成长。”  

“2018年9月对我来说是人生的新起点,从中南大学到上海交通大学,横跨的不止一千多公里的路途,还有无数个刻苦学习的日日夜夜。努力终有回响,我幸运地加入了黄荷凤院士的课题组,研究配子/胚胎源性疾病、女性生殖内分泌以及生殖医学及助孕安全,开始我的研究生求学之路。研究生期间我发表了SCI论文5篇,其中一作2篇,共一排名第二1篇,二作1篇,其他1篇,获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校优秀毕业生称号,先后参与中国第一届国际进口博览会志愿者、IFFS世界年会志愿者服务工作。”    

“2019年10月,在导师和课题组老师的帮助下,我远赴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附属Carregi医院,跟从著名妇产科教授Felice Petraglia学习,从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基础科研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原本平静的交流生活,因为国家强有力的措施和人民的积极配合,国内疫情很快被控制住。”

陈慧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3月初的意大利却因新冠疫情的爆发,面临防疫物资空前紧张的局面,我所处的Carregi医院作为托斯卡纳大区最大的综合医院承担了接收感染新冠病毒患者的任务。由于防疫物资紧缺,离感染科只有几百米距离的妇产科成为了有很大传染风险的科室,医院里很多孕妇都无法购买到外科口罩,只能佩戴用布料做棉布口罩,更雪上加霜的是妇产科还出现了疑似病例,这一切都让我深深的担忧。”  

“因此,我主动询问Felice Petraglia教授是否需要帮助,3月15日下午,Felice Petraglia教授发来求助信息,问我能否联系到华人社区给医院捐赠防疫物资。我之前就有关注过防疫物资捐助情况,立刻在留学生群里发布公告信息,设法联系到意大利华人华侨商会和佛罗伦萨总领事馆,为医院筹措防疫物资。第二天,有一个华人自己驱车从几百公里外将一箱口罩送到妇产科门口,Felice教授很激动地拍下这一幕发给了我。有一家华人公司表示将给医院捐赠6000多个口罩及防护服等防疫物资,Felice教授和医院院长对我们表示了深深的感谢,赞美中国人民的善良和担当。”    

“更令我感动的是,3月14日下午,在罗马的一个小区里,一位意大利先生通过麦克风说道:‘我不知道这里有没有中国邻居,但我想由衷地感谢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说完,他立刻播放起了中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并高喊‘GRAZIE CINA(谢谢中国)!’一时间,中国国歌响彻罗马上空,周围邻居纷纷鼓掌致意,场面令人动容,这让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出于医者仁心的本能,我们架起了中意两国人民共同抗击疫情的桥梁。在无情的灾难面前,我深刻体会到:大道天下为公的无国界抗疫会是全人类打赢新冠疫情阻击战的利器,而每个勇敢而善良的人都是真正的勇士!” 

代振振是2021届儿科学硕士毕业生。“经常会有人问起我为什么选择学医,因为医生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正是这种使命感一直支撑着我不断拼搏。本科期间,我一直向心中更高的医学殿堂不断努力,考研期间我执着追梦,终于如愿进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试。一定是某种特别的缘分,在复试阶段儿童骨科李海老师选择了我,在那一瞬间,我满怀开心与感激,更加坚定在儿骨领域坚持走下去,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2018年夏天,我如愿走进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的校园,与来自国内各地优秀的医学生共同开启自己的逐梦之旅。”    

“在开学第一课上,我第一次听到了‘选择了交医就选择了责任’这句话,让我更加明白了自己肩上背负的责任,更时时刻刻鞭策着我努力前行。”

“刚进入校园时,我对于陌生的求学环境有些担心,身边优秀的同学也给了我很大的同侪压力。因此,我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争取每门课程都拿到让自己满意的成绩,为今后的科研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我从不觉得自己聪明,只能比别人更加努力,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最终我取得了优异的课程成绩,并成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了SCI论著5篇,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  

“读研期间,我还担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非常感谢老师们给我机会,让我能够作为一名‘大同学,小老师’,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帮助。在兼职辅导员大家庭中,有很多优秀的前辈,他们是我学习的榜样。在这份十分有意义的工作中,我不断锻炼自己,沟通协调能力有了进一步提高。此外,我还担任了附属新华医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组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其实学生工作与学习科研并不冲突,只要做好合理的时间规划,从事学生工作不仅能全方位锻炼能力,也能为课余生活增添许多色彩。”    

代振振说:“回望硕士研究生3年,我觉得自己是非常幸运的,感谢给与我支持帮助的导师李海老师,感谢与我并肩作战的伙伴们,还要感谢那个努力拼搏的自己。生命如同一根火柴,只有磨砺才会跳跃出灿烂的火花。尽管科研之路充满艰辛与挑战,但我仍然认为探索未知充满着乐趣,要有‘衣带渐宽终不悔’的热爱,才能更容易发现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意义,这也正是科学的魅力所在。无论科研还是人生,我相信,只要踏踏实实迈好每一步,一定会厚积而薄发。”  

“我义无反顾地再次选择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

     2021届外科学博士毕业生巴突尔·艾克木说:“3年前,我从祖国边陲新疆来到东海之滨上海,师从国内微创外科领域开拓者郑民华教授。多年来郑老师始终以精湛的医术、正直的人品影响着我。每周三清晨7点,郑老师的专家门诊已准时开始,慕名而来的患者大多已辗转多地难觅良方,郑老师会想尽办法让患者少跑、少等、少花钱。‘全球化是世界的必然走向,但那之前,一场空前的去全球化逆潮势必来临’,这是有一天门诊之后郑老师与我们分享的话语。回想起每次从门诊楼走到手术室的那段林荫路,虽仅有短短二三百米,却让我萌生出许多专业外的思考、科研外的感悟。科研不是博士生活的全部,学历也非我们唯一的牵挂,正如郑老师所教导的那样,我们既要扎实专业素养、增强实干本领,也要关心家国天下、心系共同命运。”    

“科研生涯对我来说不可谓不艰苦,最感念的当属在我迷茫无助之时给予我指导的师长、同道。‘有惊无险’地,我的几篇论文都在毕业前夕得到接收,第一作者文章累计影响因子也超过12分。尽管与其他优秀的同学相比,我的成绩微不足道,但在‘研究’和‘探索’的漫漫征程上,我终于摸索出了一些门路。”  

“2019年起,我开始担任研究生兼职辅导员,主要负责新疆籍少数民族研究生。每年中最兴奋的时候就是9月新生入学,让我有机会和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在学习、科研、生活中的点滴收获和经验。我们还会找家附近的新疆菜馆,倒上两瓶乌苏啤酒吹吹牛。这时我会发现,这些或来自喀什、和田,或是阿勒泰、伊犁的姑娘小伙,他们都逐渐脱去了大山、沙漠的影子,正努力融入大海的怀抱;他们一个个都和我们一样,都渴望在这座城市成长,甚至不少已经在自己的领域内颇有成绩。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每一位‘疆来’都能有不负我们努力的‘将来’。”      

“今天,旷世难遇的新冠病毒给世界带来了不便,但也带来了变革的机遇;它考验我们的韧性,却更像在召唤我们创造力。未来的几年,社会的各行各业尤其是医疗领域势必将迎来新的格局。我们作为经历了疫情的一代交医人,不仅需要尽快振奋起来,更需要扎实素养、增强本领以适应新常态,审时度势、劈波斩浪,做时代的先行者!”巴突尔·艾克木最后说。

2021届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博士毕业生罗凯说:“上大学之前,我从未想过自己会在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求学之路上,一走就是12年。硕士阶段的学习经历让我坚定了继续从事公共卫生科学研究的信念,但在确定博士阶段研究方向时,我却陷入了短暂的犹豫与徘徊,是继续硕士阶段的研究方向,还是尝试新领域的研究?选择后者意味着更高的难度、更多的挑战,最终我选择接受挑战、迎难而上,而上海交大医学院就是我梦想开启的地方。”

罗凯认为,上海交大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氛围开放,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一流的导师队伍,“是我施展抱负、开启逐梦之旅的最佳平台。”

“更为幸运的是,我的博士导师张军教授是一位在国际妇幼健康和环境流行病学领域的知名学者,这让我能够在过去三年里受到严格且高效的科研训练。感谢张老师在科研道路上给予我无私的指导、帮助和支持,张老师对学生的培养并不是以论文作为首要目标,他更加看重学生在具体跟进和开展每一个科研项目时,从数据分析到结果产出过程中是否规范,研究结果是否具有可重复性。”

每次组会上,张老师都会多问每个人几句,如“你的混杂因素选择标准是什么?”“你是怎么确定调整哪几个因素?”“你的结果有什么潜在的偏倚?”这种类型的组会已经不仅是单纯研究结果的反馈,更多的是教会每个学生客观审慎地分析手上的研究问题,怎么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和建模策略,从不同角度阐明相关的研究结果。“导师的谆谆教诲让我明白了明辨和审慎的重要性,也让我始终保持对科研的热情,并将其作为自己毕生的追求。”    

罗凯说:“在课题开展过程中,我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终于取得了不俗的科研成果,我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8篇,累计影响因子54.8,其中7篇文章发表于JCR一区的环境与健康领域的学术期刊上。同时,还参与了4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荣获2019年国际环境流行病学亚洲分会的travel grant。在收获科研成果的同时,我的团队协作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曾经有人问我,整日埋首于科研,会不会感觉生活枯燥乏味。但在我看来,科研探索的过程本身就是一场精彩刺激的旅程,我希望在公共卫生领域中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3年后的今天,当面临学历教育后的职业选择,我义无反顾地再次选择从事公共卫生领域的研究,去探索有别于博士阶段课题的新的领域。我始终相信,‘浮躁的社会,心静者胜出’。与交医的邂逅,成就了我与医学的不解情缘,身上早已留下交医的烙印。作为交医学子,我希望未来能有机会用我所学回馈社会,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罗凯如是说。

李吉鹏是2021届眼科学博士毕业生。“在交大医学院读书的11个年头里,我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少年,成长为一个坚持梦想的青年。一路走来,我满怀收获、快乐与感动。”  

“六年前,我成为一名眼科研究生,从此开始了眼肿瘤眼眶病的研究之旅。科研生活是平淡且艰辛的,为了拍摄一组高质量的荧光图片,我把自己关在暗房里几个下午,那段时间晚上只要我一闭眼,就能看到亮绿色的荧光。为了实验需求,我还带着小黑鼠,穿梭在基院、小白楼、闵行、张江、复旦枫林校区、仁济医院、肿瘤医院,仿佛是在进行一场环绕全城的

‘定向越野’。枯燥的科研生活其实也有快乐:偶尔收获一条整齐的阳性条带,我们会互相‘炫耀’和‘攀比’,收获一张饱满的荧光图片,我们会坐在一起去品鉴它的‘光泽’与‘纹理’。”  

李吉鹏说:“到了论文撰写阶段,面对着零散的原始数据,我一时不知该从何处下手,甚至产生了放弃的念头。在一次科研组会上,导师范先群教授得知了我的困境,前前后后花了4个多小时,从亟需解决的科学问题、科学意义和科学贡献等专业角度仔仔细细地剖析了我的课题,帮助我规划接下来的工作。范教授高屋建瓴的指导让我醍醐灌顶,我重拾信心,继续为了梦想而拼搏。在今后遇到种种困难的时候,回想起范教授坚毅的眼神、鼓励我们年轻人‘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的话语,我总是能受到鼓舞,激励自己不懈奋斗。经过六年的科研攻坚,我们团队终于在眼肿瘤诊疗新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我也成功以第一作者和共同第一作者在Adv Mater、Adv Funct Mater、ACS&AMI等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7篇,IF>10分2篇,>5分5篇,总被引500余次。”      

“求学路上,学校给予我们细致入微的关怀,学院给予我们的培养与关爱,范教授及眼科前辈们给予我们每个年轻人敢于追梦的勇气。带着这些美好,在追寻梦想的道路上,我会时刻坚守初心,继续勇敢前行。”李吉鹏最后说。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