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 RSS
站内搜索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文资讯

浙大四院:抢救一位叙利亚溶血症宝宝,医生护士用上翻译神器

时间:2019-06-25  来源:浙大四院  作者:张冰清、金南星

阿玛瓦·迪诺生产时,除了产科医生和护士,还有一个专业的“翻译官”全程在侧。这是一台可以翻译多种语言的翻译神器,医生询问她的感受,护士告诉她宝宝的情况,都离不开它的协助。

6月4日,来自叙利亚的Almawal Dinour(阿玛瓦·迪诺)在义乌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早产生下一名男婴。阿玛瓦是罕见的RH阴性血型,宝宝一出生就出现了溶血症状,随后被紧急送往杭州治疗。

这个过程中,讲阿拉伯语的阿玛瓦一家都是通过这台翻译神器来和医护人员沟通,了解宝宝的情况。

翻译不便进入产房

神器协助医患沟通

阿玛瓦·迪诺和丈夫是在义乌经商的叙利亚商人,阿玛瓦孕33周时来到浙大四院就诊。

产科陈绣瑛医生告诉钱报记者,阿玛瓦是O型血,同时也是罕见的RH阴性血型,也就是俗称的“熊猫血”。医生担心她生产时发生大出血,提前从义乌血库调取了充足的RH阴性血。

6月4日,阿玛瓦出现了宫缩,被推进产房准备剖宫产。此前,阿玛瓦都是靠丈夫的弟弟来和医生沟通,他的英文水平比夫妻俩好,也会说一些中文。

但是,不管是医院的安全规定还是患者的风俗习惯,都不允许小叔子进入产房翻译。于是,医院国合办的同事赶紧送来了刚采购的翻译神器。

这个黑呼呼的家伙比录音笔稍微大一点,可以翻译51种语言。对着它说中文,它能即时翻译成相对应的外语。

剖宫产的过程比预想的顺利,医生按照程序一步步操作下来,偶尔问几句,“你感觉如何?有没有不舒服?”宝宝出生后,护士小心地把他抱到阿玛瓦跟前,告诉她是个可爱的男孩子,并教她如何抚触宝宝。所有的询问、指导都靠翻译神器完成。

0e5ca5c8f5f4b86570dc86e6e106f98b_15611101354302405007563574012007_w=720&h=540.jpeg

早产宝宝发生罕见溶血

两地医院接力抢救

剖宫产手术结束后,这台翻译神器还没有结束它的使命,后面还有更重要的任务等着它。

宝宝出生后不久,口唇及全身皮肤发绀、呼吸急促,口吐泡沫,考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马上被送到新生儿监护室,进行呼吸机和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

第二天,宝宝的黄疸加重,血色素持续降低,多项指标异常。

黄疸、血色素、溶血……当医生把这些专业术语用英文讲出来时,阿玛瓦的小叔子傻眼了,完全听不懂医生的意思,只隐隐意识到刚出生的小侄子情况危急。

这时,医生不得不又掏出翻译器,把当前的情况和发病原理等一一跟家属解释清楚,并得到他们的同意:将宝宝送往杭州治疗。

随后,浙大四院联系了浙大儿院的医生展开远程会诊,一辆救护车紧急从杭州赶往义乌……当天下午,宝宝就住进了浙大儿院新生儿监护室。

医生为宝宝进行了溶血筛查,明确了是ABO溶血合并RH溶血。经过输血后,他终于熬过这个难关,转入普通病房。

微信图片_20190625084705_副本.jpg

宝宝在杭州治疗期间,住在浙大四院的阿玛瓦每时每刻都在担心儿子的情况。每天查房时,医生都借助翻译器来向她更新宝宝近况,第一时间把宝宝脱离危险的好消息告诉她。

浙大四院地处国际化城市义乌,每天都要接诊来自不同国家的患者,所以院内专门组建了一支外语志愿者团队,帮助患者和医生交流。然而诸如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小语种的志愿者,多数都是在义乌的商人,无法像院内的手语志愿者那样随叫随到,一般需要半小时以上的时间。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就医体验,提高国际化医疗服务体验,医院国合办采购了两台翻译机,分别放置于急诊、门办对翻译的需求比较大,而且通常情况比较紧急的位置。设备投入以来,获得了良好的评价,多一份沟通,就多了一份理解。

赞一下
返回首页
回首页
推荐资讯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